•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4-12 09:24:3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产业]人口老龄化带来了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等诸多社会矛盾,也带来了养老产业创新和养老地产发展等商机。
        
    民间资本纷至沓来,对于蓬勃兴起的养老地产,无疑是件好事。当然,关键要加强引导,这不仅关系到养老地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为房地产企业向服务业跨界转型提供了一次契机。
         
        发达国家非常强调个性化养老、社交性养老。在养老社区里,老人们并不是在房间里面看电视打发时间,而是活跃在各个养老项目里,从精神上得到满足。中国的养老地产固然需要在宜居、细节上的适老化设计,但更需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养老院床位数是21.5张,供小于求的矛盾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长沙、南京等地一些闲置的养老项目也屡被曝光。由此可见,在养老产业创新中,养老地产不光是房子问题,更是复合的社会问题。
         
        有数据表明,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只有12%愿进养老院,且前提是生活不能自理。为此,国家提出了“9073”的养老模型,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不论哪种方式,都离不开亲情养老。发展养老地产倚重的不光是地产开发,而是更多地从维系亲情上提供服务。只有与养老模式的创新相结合,养老地产才会走得更远,进而发挥养老地产在发展养老服务业中的引领作用。
         
        形象地说,子女与老人的住处最好是“一碗面的距离”,从子女家中给老人送去一碗面,面汤送到老人手上还是热的。这是亲情关怀的温度,更是养老地产规划设计的尺度。“一碗面的距离”并不遥远,在新一轮养老地产的热潮中,不少地方业已推出服务式跨代社区、社区跨代混居配建等养老模式,亦值得借鉴推广。在养老产业创新中,养老地产热的不只是概念,若有助于开发理念的提升,才有可能缩短“一碗面的距离”。
         

    关键词:亲情产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