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4-12 16:24:2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近期,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部下发,养老网小编梳理后发现,根据去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要求,2014年各地继续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养老服务业,其中“社区养老”这一养老模式被17个省份的政府报告提及并推广。
        

        养老地产突遭围猎 17省政府报告推社区养老
         
        地方政府竞相推行社区养老的同时,险企“圈地”的步伐并没有停止。1月22日,复星国际与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再度合作,宣布组建合资公司,将在中国内地的养老地产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2月17日,泰康人寿宣布斥资7.59亿元,在海南三亚购地230亩,用于建设高端养老社区,预计容纳量为1000人。
         
        无疑,地方政府鼓励并将推行的“社区养老”模式与险企、地产商开发的养老地产形成竞争态势。泰康人寿北京地区某养老社区推广专员告诉小编,推广养老社区保险产品的阻力很多,包括家庭经济条件、子女原因、客户个人意愿等,但其中最大的阻力就是客户不愿意从住了几十年的房子里搬出来,“中国人安土重迁”,尤其是老人。
         
        而根据小编对北京地区部分社区养老机构的调查发现,社区养老模式目前还没有被大面积推行。此外,从收费标准来看,社区养老机构的护理费用并不低于险企、房企等投资机构的养老社区的相关费用。
         
        多省份推社区养老模式
         
        为业内共识的是,目前的养老模式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居家养老模式(没有任何养老机构参与的养老模式),第二类是社区养老,第三类是机构养老(险企、地产商、酒店等主体开发的养老社区)。
         
        其中,“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据小编统计,鼓励社区养老机构发展的17个省市中,超过一半已经出台了具体的措施。各地政府报告显示,江苏省将在未来“新建2000个社区养老中心”,浙江将“新建4000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北京市提出“建设80个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上海将“为29万名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湖北“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800个”,甘肃将“建成100个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00个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从总量看,政府预建社区养老机构的绝对数量远远超过险企、房企目前预建和在建养老社区数量。
         
        地方政府在建设社区养老护理中心的同时,也在新增床位方面与险企等投资主体展开竞争。比如浙江将“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万张”,上海“2014年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天津将“新增床位6000张”,黑龙江“新增床位1.2万张”……
         
        对此,某在建养老社区险企内部人士认为,和保险公司养老社区相比,社区养老机构多由政府搭建平台,企业运营。政府管理与企业市场化运作很难在利益上达成共识,“吃不到一个锅里”是其致命弱点。而保险公司不存在这个问题,完全市场化运作,主体单一,责任明确,服务更到位。对于业界担心的盈利模式问题,该人士表示,“大家都说保险公司开发养老社区盈利模式不清晰,但目前哪一种养老模式盈利清晰了?社区养老机构的盈利模式也不清晰。”
         
        该人士认为,保险公司的养老社区定位在中高端客户,重在服务和医疗,并且与养老金等产品相结合,保障更完整。养老社区还具备的竞争优势在于基础设施更完善,且其大多地处郊区,空气质量和环境都较好。
         
        但该人士也指出,如果地方政府未来在社区养老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医疗等基础设施之后,或会对险企等开发的养老地产形成挤压。但从目前来看,社区养老要在全国大面积铺开,还需时日。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有17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社区养老,而对险企、地产商投资的养老地产着墨的政府报告却不多,明确鼓励养老地产发展的只有河南一省。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大力发展养老地产等新兴业态,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
         
        社区养老PK养老地产
         
        2013年9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意见》下发后不久,地方政府的民政部门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扶持地方社区养老机构发展。
         
        在北京安定路某小区的居委会办公楼二楼,一条横幅近期被拉出来,“XX小区居委会指定社区养老机构”。小编以消费者身份询问相关人员后得知,该社区养老机构是一家家政公司,由于政策鼓励社区养老机构的发展,其便迅速“变身”成了一家社区养老机构。
         
        从运营模式来看,和北京目前多数社区养老机构类似,该社区养老机构由政府购买服务,家政公司运营,服务内容包括为老人提供居家服务、日常生活起居照料等。
         
        该社区养老机构相关人员表示,其工作人员多为40岁以上的妇女,工作人员可供老人挑选。
         
        据小编了解,该机构的工作人员多为高中学历及以上学历,可以照看老人起居,但不具备护理、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工作人员需常住在老人家里,一周休息一天。老人每月付给每位工作人员3500元左右的“服务费”,并另付社区养老机构一定的管理费。
         
        相对而言,保险公司养老社区收费如何呢?以合众人寿养老社区为例,合众人寿推出了最低5万元押金的独立生活区,按最低标准的50平方米一居室计算,入住门槛为5万元,每套月租金1600元,服务费每人一个月1200-3200元不等。据相关人员介绍,不包括伙食费,但包括床位租金与护理费,每人每月最低收费2800元左右。
         
        作为结合多种消费业态的养老产业,其对医疗护理、康复理疗、保健养生等服务的配置不可或缺。2014年北京、上海、安徽等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发展“医养结合”服务。但小编致电北京市北三环多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发现,多数服务中心并不能提供基本的医学护理服务。而在这方面,保险公司等主体开发的养老地产往往占有优势。
         
        位于某报社附近的一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相关人员表示,目前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中心为了响应政策号召正在筹备中,“什么时候筹备好了,还得听领导的,这里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只提供老人活动、打牌的场所。至于护理,我们并不提供。”
         
        在北京地铁柳芳站附近的一件社区养老机构,小编得到了同样的答复。
         
        据小编了解,目前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合众人寿等保险公司纷纷采取与医院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客户对护理、医疗等服务的需求。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