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4-08 18:23:2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法将这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月8日,国务院医改办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要求已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的省份切实抓好有关各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尚未开展试点的省份,要在2014年6月底前启动试点工作。
         
        2月27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意见明确,“十二五”末,在全国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
         
        新政策出台,诚然欢呼。
         
        即使不是政策的直接受惠者,我们依然需要关注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些许改变。更需要仔细剖析的是,城乡居民养老并轨,利好政策,受惠人群真的享有实惠?新政产生多大影响?而作为我们保险从业人员,更关心的恐怕是新政是否挤压了商业保险的生存空间,而面对客户,保险人更应该了解新政策下养老险、医保与商业险的重合、扶持。
        
    首先,且来了解城乡居民养老!
         
        “新农保”始于2009年,至今不过四年多时间,最早始于农村,全名为“新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据官方信息,截至2013年底,“新农保”覆盖了1.8亿人。
         
        所谓“城居保”则启动于2011年,不过是汲取了“新农保”的灵感,把后者的制度模式复制到城镇无就业居民。截至2013年底,“城居保”覆盖了约3.2亿人。“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在一起,即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据统计,改革后,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近5亿人,这一数字大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3.2212亿人。
         
        明目众多的养老保险,甚至政策刚公布,有人把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混为一谈。殊不知,“”城乡居民养老”离“城镇职工养老”在待遇上相差甚远。
        

        再来看城乡居民养老待遇状况:
         
        山西省晋中市的农民袁年成春节前拿到了2013年全年养老金780元,比2012年增加了120元,每月养老金从55元涨到了65元。生活在30公里之外的太原市民李秀也拿到了她的养老金1320元,每月110元。
         
        袁年成参加的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李秀参加的是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
         
        这就是参保人群确切待遇,数字总是显得特别触目惊心。靠这点养老金活命,真的是不现实。如此数量巨大人群、如此收入低下待遇,如何能称得上养老保险?怎么可能做到保证基本生活,保障养老生活?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下,如同鸡肋,被诟病,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此情况下,才会有商业保险的存在空间。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表示,新农保早于城居保两年试点,两套制度模式几乎完全相同,分成两部分来管理运行完全没有必要,反而造成了城乡之间的流动不方便,将两者合并是水到渠成之事。杨燕绥也表示,两项制度合并是经办机构和信息系统合并,并不直接导致参保人待遇的变化。
         
        其实,在北京、重庆等很多省份,上述两者早就合并实施了。而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新闻稿也明确指出:“合并后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持基本一致。”也就是说,目前提出的城乡居民养老并轨并无任何实质性变化。
         
        但是,我们不能抹杀城乡居民并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接轨的重大意义。跨地转移、缴费年限可累积这是重大突破。可以说,实质上是增加了社保的灵活性。办法的出台,使广大农民工和城镇非从业居民进可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并享受相应的待遇,退可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兜底”。
         
        “将来如果在城镇缴费满15年,农民工可以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话,所有缴费可以一并打入其个人账户进行计算。这对农民工来讲是一种新的福音。”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说,把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起来,最大的受益群体是在城乡之间流动或转移的群体,当然也包括农民工及其家属。
         
        而两项制度的合并,也只能说意义大于内容。它所带来的改变和实惠,不足令受惠人群欢呼雀跃。专家分析,城乡居民养老并轨有助于户籍改革,但人们关心的是切实的待遇的提升。
         
        所以说,多轨制养老并没有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不公依然是横亘在人们心头的一根刺。
         
        2013年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被访者2011年8月领取的养老金从200元至1万元不等,待遇最高相差高达50倍;而同期发布的《社会保障绿皮书》披露,对养老保险最不满的是参加新农保的人群,认为其无法满足生活需要的占78.9%。
         
        现在,分析看来城乡养老制度并轨,只是养老制度并轨迈出了自下往上的第一步,而最困难牵扯到既有利益群体的改革,却依然举步维艰,没有下文,但愿城乡养老并轨这一小步是改革前的铺垫和前奏!
         
        养老金是绝大多数人退出劳动力市场后唯一的、非靠外力接济的生活来源。人到晚年,健康水平下降、社会活动缩减、日常事务减少,养老金是促进保健、增加社交、拓展个人生活的重要基础。养老金是否充足可供必需的支配,关系着晚年生活的幸福。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