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是个大问题,如何把居家养老服务延伸到农村,让每位农村老人实现“老有所依”。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
一、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延伸到农村的重要性
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深化。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要求。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相对滞后,社会化养老体系不够健全,老年人的基本养老、医疗服务、社会服务等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农村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多(目前,农村没有和子女一起居住的老人20300名,占农村老人总数的88%,其中独居老人9600名,占42%,),农村养老服务问题已经成为事关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要事。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目前,农村的老龄化现象更加突出,许多自然村,老年人成了常住居民的主体,成为名副其实的老人村。因此,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可以满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把实惠带给农村老年人,让农村老年人也能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成果。
3、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是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会议提出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的主要元素。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着力于农村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
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延伸到农村的途径
(一)明确目标 把握理念
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方针,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力争到2015年底全市有50%的行政村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全面把握好二个工作理念:
1、把握好“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工作理念。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一方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将农村居家老年人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服务需求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和突破口,当前,特别要重视做好农村空巢、独居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工作。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农村老年人的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针对不同农村老年人特点采取适当的服务方式,另一方面,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结合当地农村的服务资源和财力许可情况,确定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
2、把握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理念。政府主导是当前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关键。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口多、底子薄,政府的主导作用尤为必要。最重要的是必须在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上给予最大的支持,确保有钱办事,有人办事;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够及时落到实处。同时,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也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参与环境,提供必要的服务指导;积极发展志愿为老服务,动员、组织和引导社会志愿者加入为老服务队伍,为农村居家老年人提供无偿、低偿的公益性服务。探索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养老服务。
(二)措施有力,稳步推进
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虽然有现行经验可供借鉴,但总得来说仍是一项开创性的新工作,还有许多新的领域需要去研究、探索和实践。
1、各级政府要把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工作责任,配置必要的工作人员,投入必要的工作经费,保证养老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2、开展调查摸底,掌握服务需求。农村的情况相对比较复杂,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差异性比较大,老年人的需求也可能不同。因此,各镇要将调查研究贯穿于工作的始终,摸清当地农村居家老年人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居住状况、经济状况、养老需求状况等情况,特别是要准确掌握经济困难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农村居家老年人信息库,为有针对地开展和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奠定基础。
3、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开拓服务空间。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离不开人、财、物的保障。我们更要重视和善于整合利用现有的农村文化、卫生设施,开展以卫生健康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工作。如利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农村老年人开展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向有需要的居家老人提供上门诊断、打针和送药等服务;利用文体场所经常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活动,也可以定期组织集体谈心活动,减少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孤独感。
(三)因地制宜 循序发展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紧紧围绕实现“五个老有”,构建新型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具体讲就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支持环境为支撑,采取公益性与营利性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康复、心理慰藉、文化娱乐、权益保障等服务,使农村居家老年人获得生活上的照料和便利,病患上的医护和康复,精神上的关爱和慰藉,权益上的保障和维护。
1、农村养老问题任重道远。各级政府要在制定政策上,资金投入上有所倾斜并强化落实。政府各相关部门也要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具体措施和内容,充分整合利用好公共服务资源面向老年群体开展服务。形成全社会都来关注老年群体,关心老年人、服务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2、依靠传统的家庭赡养和土地收益都不能为农村养老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和保障,必须从目前农村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和城乡医疗保险工作力度,动员有经济条件的农村群众提高缴费档次,为养老做好准备。只有将家庭赡养、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险结合起来,才能为农村养老建立一道比较可靠的屏障,也才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现实选择。
当前,在全市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具有许多有利的条件:一是上级相关部门对社会事业的重视和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公共财政向社会事业的倾斜力度越来越大,为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财力保障。二是广大农村群众对多元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为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条件。三是我市已经在农村建立3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始了探索和实践,为全市推进这项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经验支持和借鉴。
三、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延伸到农村客观因素
新形势下对居家养老服务延伸到农村提出了的新任务、新要求,但是与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标准,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一)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设施建设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居家养老服务配套用房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养老服务设施总体上仍存在着总量不足、服务场所较为狭窄、服务配置较为简陋、服务功能较为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开展多元化农村养老服务的需求。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项目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受养老服务市场尚不发达、专业养老服务队伍缺乏,养老服务难以在农村地区延伸等因素制约,我市居家养老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整体上仍处于较低的层面,许多的养老服务主要局限于提供简单的生活照看,对于大多数农村居家老年人急需的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无法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多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三)居家养老服务的运作机制与市场化发展方向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从目前情况看,我市的居家养老服务运作机制基本上属于政府搭台、政府出资、政府组织实施,行政色彩较浓,包办过多,缺乏市场化导向。
总之、将居家养老服务延伸到农村是得民心、顺民意、暖人心的实事工程,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居家养老服务的新局面。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