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24 20:21:44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对养老问题的热议一直未断。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下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下称“城居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多轨并行”,不同类别的养老保险,参保方式不一。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何选择新农保和城居保“并轨”为突破口?改革难点何在?如何进行顶层设计?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秋霖接受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改革要顺势而为,目前新农保和城居保并轨最具可操作性。而改革真正的难点在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整合后,如何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轨。
         
        设计
        

        养老险并轨突破 新农保城居保并轨最具操作性
         
        注:陈秋霖/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经济理论与政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小编: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多轨并行”,不同类别的养老保险参保方式不一。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何选择以新农保和城居保“并轨”为突破口?
         
        陈秋霖:改革要顺势而为,从易到难。理论上讲,两个制度并轨涉及到几个层面,包括制度模式、筹资水平和支付水平以及管理机制等。在这几个维度上接近,才能保证顺利地并轨。就我国现在的几类养老保险来看,新农保和城居保在制度模式上基本一致,是政府补贴下个人支付一部分保险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或者说是一种类似国民年金的模式;从管理体制来讲也基本一致,都在同一个部门管辖下,只是因为参保人群不同,所以变成两个制度;从筹资水平和待遇水平看,尽管目前在大部分地区,这两者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这个差距和其他几个保险比很小,努一把力还是可以达到。
         
        所以,从实际情况看,新农保和城居保的“并轨”最容易,因此被作为突破口。事实上,短期内两者还是会有一些差异,只是在制度管理、模式上先行一步整合。但是,努把力增加一点新农保的筹资额,两者之间的差距没有了,基本就可以实现真正的并轨,但是和其他几个养老保险并轨的话,路还要长一些。
         
        难点
        

        养老保障一体化 待遇水平差距大成并轨难题
         
        小编:您曾经说过,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合并迈出第一步后,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将迈入第二步。但这第二步会难很多,具体难在哪?
         
        陈秋霖:可能大家普遍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并轨,难度更大,因而关注度也更高。实际上,我个人觉得真正的难点在于,这两者不管以什么方式整合后,如何与新合并形成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轨。
         
        因为他们在制度模式上不一样,待遇水平上差距很大,若要并轨,首先在制度模式上需要统一。新农保和城居保是政府补贴和个人支付定额保险金,类似国民年金的养老保险;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典型的雇员和雇主共同缴费、雇主缴费为主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两者本质不同,国民年金是税收筹资,城镇职工是保险筹资,将来采取哪一种?面临一个制度上的选择。
         
        第二,现在两者待遇水平差距还很大,因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按照工资的比例缴费,就业人口的工资、缴纳水平相对较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政府补贴一部分,个人缴纳一部分,筹资水平、待遇水平都比较低,在农村新农保也就几十块钱。所以短期内要拉平非常难,我觉得真正的难点在这。
         
        建议
        

        兼顾公平和效率
        

        设计统一的国民年金制度
         
        小编:您认为目前的改革应如何为终结养老保险多轨制做好铺垫?您对改革推进有哪些建议?
         
        陈秋霖:我觉得应该是兼顾公平和效率的体制。我个人的想法是,能不能设计基本的国民年金,政府补贴一部分,个人缴纳一部分,让所有的人都参加。也就是说,设计一个所有中国公民都可以享有的国民年金制度。
         
        在此基础上,如果一些地区经济条件、消费水平较高,可以由地方政府提供地方年金。这样可以兼顾国家层面的统筹统一,各地依据经济消费水平不同又可以有差异。
         
        另外,对企业而言,除了帮员工缴纳部分国民年金的保险金外,根据企业情况,再给员工购买企业年金。相当于现在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切掉一块国民年金以后,剩下的一块作为企业年金,这部分也可以继续按照社会养老保险的经办模式,在此基础上,企业或个人还可以买一些商业保险作为补充。
         
        我认为这种方式调整的动作并不很大,主要目的是实现了从国家层面来讲,所有的公民都享有公平的制度。
         
        小编:您认为改革应按什么时间表推进?
         
        陈秋霖:我个人认为这个时间表是不明确的,唯一明确的时间表可能就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合并,而城镇职工的合并,路还很长,短期内应该不会有重大调整。
         
        影响
        

        并轨后待遇同等 新农保参保人员获益更多
         
        小编:老百姓如何才能真正从城乡养老保险并轨中得到实惠?
         
        陈秋霖:我觉得可能最明显受惠的还是新农保的参保人员。如果真正实现整合,在筹资水平、待遇水平上都应该相同,在存在差距的情况下,通常是以低就高,新农保的参保人员将逐步和城居保同等水平,因此获益更多。而对城镇居民来讲,待遇是否提高则完全取决于财政的能力,是不是增加补贴。总的来说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影响不会太大。
         
        我们现在的基础还不一样,在此基础上,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得到一样的待遇改善,否则还是不公平,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肯定是原来得的少的,现在得的多一点,原来得的多的,增长稍微慢一点。
        

        精彩观点<<
         
        “两个制度并轨涉及到几个层面,包括制度模式、筹资水平和支付水平以及管理机制等。在这几个维度上接近,才能保证顺利地并轨。”
         
        “(可以)设计一个所有中国公民都可以享有的国民年金制度。政府补贴一部分,个人缴纳一部分,让所有的人都参加。”
         
        【出处:华龙网-重庆商报】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