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23 13:27:2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随着气温回暖,全省8000多万亩小麦正进入返青期。3月20日,尉氏县岗李乡韩佐村村民韩红军打开水阀,从自喷管中喷出的水花均匀地喷洒在小麦上。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俺的麦田也喝上了‘自来水’。”

      让小麦喝上“自来水”,只是我省高标准粮田建设配套工程的一部分。记者3月21日从省建设高标准粮田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今年我省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建设标准,探索建立综合考评体系,确保完成900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任务。

      我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10,夏粮占全国的1/4强。《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中,河南承担了155亿斤。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我省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从2012年起在全省开展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提出到2020年在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集中打造6000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确保平均亩产2000斤以上,粮食生产能力1300亿斤以上。

      大规模建设高标准粮田,资金投入是保障。我省确定“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积极整合农业、水利、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各项涉农项目资金,合力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

      两年来,以县级为主体,通过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建设高标准粮田,全省累计投入各类涉农项目资金225亿元,完善巩固建成高标准粮田2687万亩,在建成的高标准粮田区域内,农业生产抗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高标准粮田“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内,粮食亩产平均增加30%左右,为全省粮食稳定增产、实现“十连增”发挥了重要作用。

      眼下,正是春耕春管的关键时期。3月20日,在“中国小麦生产第一县”滑县,高标准粮田示范方的气象服务站、农技推广区域站和电力服务站,挤满了前来咨询的农民。“县里农业专家送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让我们连年增产。”该县白道口镇前赵湖村农民段丙林对示范方内的科技服务赞不绝口。

      今年,我省以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等“三大工程”为抓手,做优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计划再建成高标准粮田900万亩,同时提升高标准粮田建设标准,以浚县等6个高标准粮田“万亩示范方”为重点,发挥已建成高标准粮田示范引领作用,完善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健全体制机制,加快管理和科技服务跟进,推进全省高标准粮田建设。

      3月21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今年我省还将探索建立高标准粮田建设综合考评体系,从组织领导、规划编制、工程进度、资金整合、管理服务等方面,对各地高标准粮田建设进行综合考评。对于综合考评得分高的县(市),给予一定数额的高标准粮田建设奖励资金,对于建设进度缓慢、综合考评得分较差的县(市),将视情况取消涉农重点项目申报资格或减少切块资金安排规模。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