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2歲的向巴拉措來自於昌都一個偏遠農村,去年她參加了昌都地區開展的農牧區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並通過考試順利拿到了職業資格証書,憑借專業的表現,順利走進昌都一家大型酒店。
昌都地區地處偏遠的西藏東部,農牧區富余勞動力人數多,受教育程度較低、勞動技能不高、就業觀念落后等因素制約,就業問題一度十分突出。
2012年開始,昌都地區大力開展就業培訓,並根據本地就業市場需求狀況,開設了名目繁多的培訓科目,如酒店餐飲服務、建筑技能、繪畫、電工、汽車駕駛、木工技術等。由於培訓市場針對性強,用人單位對轉移就業的農牧民認可度很高。
“沒接受培訓前,我大部分時間待在家,外出打工也隻能在一些小吃店做零碎的活。參加培訓后,很高興能來到這家酒店,工作也很順手,現在底薪是2000元,加上獎金,一個月的收入3000元左右。”向巴拉措微笑著說。
像向巴拉措一樣,通過就業培訓,昌都農牧區很多富余勞動力實現了轉移就業。近兩年來,昌都地區共開展就業培訓93期,培訓18859人,培訓后轉移就業7035人,實現增收3725余萬元,形成了培訓、轉移就業的良性互動。
為進一步增強農牧區百姓參加培訓的積極性,昌都地區開展了致富帶頭人的培訓工作。在昌都地區的138個鄉鎮中,每個鄉鎮推薦一名有著良好威望、又有致富經驗的能人參加地區統一培訓,然后回到所在地向該鄉鎮的農牧民宣傳培訓效能,傳授所學技能,發揮領頭羊的作用。
“在138名致富帶頭人帶動下,全地區共實現農牧民轉移就業862人,增收500余萬元。”昌都地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張德友說,受訓人員的市場觀念、就業觀念、創業意識等都有所增強,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