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21 16:12:0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紧紧围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青扶贫四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引领作用,切实转变扶贫方式,创新扶贫机制,去年,在推行扶贫整村推进、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经验,走出了一条青海扶贫的新路径。

    近年来,中央、省级财政不断加大对扶贫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我省不断转变扶贫方式,在扶贫整村推进中,改变过去单村独户、分散单一实施项目的方式,向集中连片产业带动的方式转变,走出了一条连片开发、产业带动、规模经营、长期收益的扶贫开发之路,实现了整村推进扶贫方式的跨越式转变。全面提升易地扶贫工作水平,为使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在实施搬迁安置项目的同时,积极扶持搬迁群众发展后续产业,拓宽新的增收渠道。积极与省经委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制定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雨露计划”培训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

    创新扶贫模式。不断完善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村推进等扶贫项目运行机制,采取多种经营模式,重点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围绕“四区两带一线”产业规划,结合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布局,重点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和民族产品加工、特色旅游、民族文化等特色优势产业,完善运输、商贸、餐饮等传统二、三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和打造各种模式的扶贫产业基地。探索创新多种有效的扶贫模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加大项目培训,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到项目的管理、监督和生产各个环节;采取订单、标准化生产等多种经营模式,提高贫困户参与度,切实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