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21 10:21:3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统账结合”模式下,如何确保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有专家精算发现,如果将隐性债务定义为精算应计负债减去社会统筹账户基金余额,那么截至2012年末养老金隐性债务已经超过83万亿元。
         
        目前公众对中国养老保险财务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养老金“空账”、“缺口”等问题,也就是说,一般是针对个人账户下空账金额的计算,或揭示当期缴费收入不抵支出的统计,或估算转轨成本所造成的隐性债务。对未来收支缺口的预测,较少采用科学方法的精算理论。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人员魏吉漳认为,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提供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前提下,仍需兼具社会保险的功能,运用一般精算准则及精算模型,精算公平保费,确保收支平衡,才能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性及持续性。
         
        魏吉漳从精算角度对养老保险的财务作了评估研究,测算得出的养老金隐性债务不容乐观。“以2012年12月31日为衡量日,依加入年龄成本法计算得之精算统筹账户应计负债为83万亿,约为2012年G D P的160%。”魏吉漳认为,对社会统筹账户而言,高达83万亿的隐性债务,将在未来的现金收支中逐渐显现在未来的财务缺口上。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养老金一定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魏吉漳计算发现,养老保险最佳提拨率为21.6%,而目前实际缴费率为20%,两者相近。因此,只要未来制度的运作和精算假设一致,财务的持续性是可确保的。
         
        但在魏吉漳看来,若要减少养老金隐性债务,确保制度未来运行无虞,有几个指标必须达成:首先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必须持续增加。其次,必须提存适足的基金准备。最后,必须解决隐性债务,方式包括冻结隐性债务另做财务规划,提高缴费率,降低给付金额,提高基金投资回报率,延长退休年龄等。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