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21 16:23:14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2014,全面深化改革起跑之年。两会一结束,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居委会大妈”朱国萍就开始忙活社会治理的事情――19日,参加中央有关部门深化改革的调研座谈;20日,主持上海市居村委工作协会常务理事会;好多场报告会等着……

      长宁区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国萍,“官”不大,却很忙。“这个月‘档期’满了”,面对见缝插针的采访,她沙哑的声音让我们有些愧疚。

      “故事讲得好,故事比道理生动”――朱国萍不曾想到,3月5日自己在上海团关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发言,会获得总书记肯定。这位“老基层”明显感到:社会治理从未像今天这样吸引目光。

      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折射内涵之变,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

      人口增长过快、过度聚集,如何有效管理“流动社会”?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如何亲密接触?社会需求和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如何实现政府与社会互融共进?

      问题倒逼改革。因时而变、随事而制,跨越“一字之差”的上海探索,在街巷楼宇悄然展开――

      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打破条块分割,从善政迈向善治。上海肿瘤医院,就医者络绎不绝。每个工作日都有八九名枫林街道组织的社区志愿者,“把医生来不及说的话告诉患者,从病人视角向医院反映问题”,架起医患间的沟通桥。打破单位围墙,让小街道与大单位形同一家,区域共治的结果是共赢。

      社会治理,重心在城乡社区,核心是人与人和谐相处。嘉定区江桥镇太平村,一堵“新村民信息墙”让人耳目一新:4500余名外来人口的基本信息一览无遗。这里,本地和外来人口1∶3倒挂,太平村在一声“新村民”的称呼中,率先成立了上海首个新村民党支部和新村民委员会,“逆位”主动服务,柔性管理。家园自治+共治,本地村民与新村民共享“太平”,多年无一起越级上访,无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社会治理,发挥好社会的自我调节作用,主体多元是必由之路。位于浦东的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一间斗室里有一群忙碌的年轻人。他们肩膀扛的是生命临终关怀的志愿,用热情和真诚见证:爱,是感动,更是行动。在上海,这样的社会组织有1万多个。他们,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激发了蕴藏于群众的治理能量。市民政局副局长、社团局局长华源透露,4月1日起,上海行业协会、城乡社区服务类等4类社会组织将实行直接登记,让更多的“草根”长成芳草地。

      据悉,今年上海市委的一号调研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正在扎实展开,清晰明确的顶层设计正在制定之中。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