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20 18:23:14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近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第七期“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上,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许速表示,上海的医护人员薪酬,将彻底打破“收入减支出,提取可分配资金”的传统分配模式。(3月19日《第一财经日报》)

      医院原有薪酬方式,实际上是在鼓励医护人员进行创收,医院给医生的工资订得很低,医院根据业务收入来确定可分配总额,变相地鼓励了医生开大处方等现象的发生。正像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指出,目前医生的收入可以分为三部分:白色收入、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其中合法的白色收入大约占总收入的1/3。医生的收入大部分靠非正常手段得来,在这种前提下,医生眼中只有利益,没有病人,患者如同成了待宰羔羊,医患关系怎么会好?

      在新的薪酬分配体系中,许速表示,首先要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医院在一定周期内(一般以年度为单位)的整体管理标准和行动计划,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然后引入“标化工作量”进行统计。比如,一个门诊量如果作为一个标化值,那么急诊将是1.1、1.2或1.3。再比如,做手术,原来卫生部规定一个床位相当于3个门诊量,现在上海就算4个门诊量。“通过标化工作量,确定医院的分配总额。”许速说。

      现在上海公立医院改变以往的薪酬方式,比如对院长实行责任目标年薪制,对管理层也采用类似的办法,对医务人员则是实行基本加计量考核薪酬制,即以工作数量为基础,以质量效果为评价计发绩效薪酬。除此之外,还要实现医生多点执业与自由执业。

      也要看到,旧有的薪酬方式,以及“以药养医”等现象,存在了很多年,已经不止是制度上的问题,早已从制度层面影响到了医生的自我定位,影响到了医护人员的心理,改变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从薪酬分配体系入手,无疑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比去年一些医院医生习武以预防医闹要靠谱多了。要医生凭自己本事吃饭,以达到的实际诊疗效果与工作量来计薪酬,这是从根本上站在了患者角度思考,而不是像旧有薪酬分配标准一样,是站在医院利益的角度,一味鼓励医生创收以增加医院收入,而罔顾了患者权益。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也是具有公益属性的服务机构,应该是患者至上,只有患者满意了,医院也才会有尊严,也才能体现医院和医生的价值,而长此以往,医闹会大大减少。医生这一工作会变得体面,医院的利益也会得到真正的保障。

     


    关键词:医改上海患者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