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18 16:21:1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政策]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截至2013年,中国社会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两亿,并“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高龄化趋势的特点。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日益成为重大而迫切的社会民生问题。
         
        面对人口加速老龄化的现实,传统“自给自足”的家庭养老模式已难以为继。伴随经济社会的转型,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四世同堂”的家庭已经非常少见,“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另外,随着社会环境变化,人口流动频繁,子女外出务工常态化,空巢家庭不断增多。规模缩小、成员流动以及结构变化使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
         
        “三位一体”养老模式正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探索,在理念上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脉相承,在方式上兼顾中国人恋家心理以及社会力量介入需要,值得期待。就目前情况看,这种养老模式存在的不足与瓶颈制约需要正视和克服。一者,居家养老存在安全漏洞,不可能每一个老年家庭都分配一名服务护工,对于生活尚能自理老人来讲,日常起居饮食仍以家庭为主,社区服务机构按需提供服务,但若出现紧急意外情况,老人就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救助。二者,社会化服务模式的专业人员奇缺。据估算,中国目前需1000万养老服务人员,但全国所有养老机构人员只有22万,符合资格的仅2万人。三者,即便有专业服务上门,空巢老人或“失独老人”的亲情缺失也难以弥补。
         
        因此,养老服务社会化模式是摆脱中国式养老困境的必然选择。这就需要整合养老院等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力量,以机构养老思维、方式开展居家养老。在国家层面,需要政府重视专业社会服务人员培养与培训,从人财物方面加大投入,尤其是大力提升护工工资待遇,让专业服务岗位留得住人;在社会层面,就是要专门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星级护工”,有针对性地为空巢老人与“失独老人”提供人文关怀服务,满足其渴望亲情慰藉的心理需求。
         
        以社会化服务模式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关键要对“三位一体”养老模式进行完善细化并突破瓶颈。实现这一点,需要我们突破旧有思维,认真研究当下的现实,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案,我们就一定能有效应对老龄化问题。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