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14 19:14:3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山东省青岛市财政局切实履行财政服务职能,多渠道筹集和整合各类资金,切实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资金保障,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试编大气污染治理预算。

      2014年,市财政用于大气污染治理预算安排达到7.7亿元,其中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大气污染治理、绿化等资金投入纳入大气污染治理预算指标体系。

      二是构建治理政策支撑体系。

      调整能源结构,除个别工业园区外,不再审批新上工业和供热燃煤项目;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污染企业环保搬迁,解决供热燃煤污染、建设扬尘等问题;深入开展燃煤锅炉治理,2014年-2015年,市区两级安排4.5亿元对全市150个燃煤锅炉进行高效治理;支持机动车尾气治理,市区两级安排0.7亿元,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1.5万辆;支持生态绿化,市财政安排6亿元,用于城区绿化及李村河、张村河下游景观环境提升工程;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市级从排污费中安排0.6亿元,用于水污染、区域性污染防治项目以及大气环境治理监测系统建设。

      三是探索多渠道资金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国际金融组织等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向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投入。对企业实施大气污染治理的投入,市财政按照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以奖代补支持。建立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对空气质量达不到改善目标造成污染反弹的区市,征收生态补偿金。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