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13 18:39:36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目前,企业女职工的养老待遇还得不到应有的公正公平。国家应该从实际出发,从顶层设计,健全男女同工同酬的养老保险制度。”车晓端代表在接受养老网小编采访时表示。
         
        车晓端表示,目前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而女性的退休年龄分别是年满50周岁(生产岗位)和年满55周岁(管理岗位)。累计缴费年限满15周年的,方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同样是中国公民,男、女职工需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都是15周年,男性职工缴至60周岁,而女性职工到50周岁企业就无法再为她们缴纳养老保险。
         
        “这是男女的不平等,是对女职工的不公平。”车晓端说,在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职工已经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仍在企业工作,不是事实退休。不少继续上班的女性职工过了50周岁,企业就无法继续为她们缴纳养老保险,可她们的缴费年限远远未达到15周年,因此也无法享受养老金的待遇。如要领取养老金,这些女性职工就得自己出钱,在指定银行缴足15周年养老保险。这样一来,就增加了职工一大笔额外的开支,大大加重了她们的生活负担,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对于如何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实现男女平等,车晓端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考虑或延迟退休年龄,或缩短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第二,考虑女职工享受养老保险缴费至55周岁或事实退休时止;第三,鼓励企业对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仍在企业工作,缴费年限还没有达到15周年的职工,企业为其继续缴纳养老保险。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