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13 18:40:5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由于2013年我国雾霾天气备受瞩目,因此今年全国两会上涌现出了大批“雾霾提案”,其中一项由致公党北京市委副主委谢朝华提交的“护肺提案”格外引人注目。提案呼吁政府尽快出台“雾霾补贴”,保障户外作业特殊人群的切身利益。

      雾霾肆虐,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可雾霾治理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如何科学防护就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在此情况下,旨在保障户外作业人气的“雾霾补贴”无疑令人期待。然而,“雾霾补贴”听起来很美,如何有效施行则令人担忧。

      首先是发放范围。防雾霾可不像躲雨防烈日那样,找个有遮挡的地方即可,雾霾可是无孔不入,不仅户外工作者无法躲避,就是在车间内工作的工人,如果车间并未装有空气净化装置,同样会受到伤害。还有行人,还有农民,又有哪一个能 “独善其身”?如果仅仅给特定的户外工作者发“雾霾补贴”,显然不尽合理。

      然后是发放执行。如果发放“雾霾补贴”执行不力,那么又将成为少数人的实惠。最典型的例子是“高温津贴”,虽然相关规定白纸黑字写在那,在什么工作环境下劳动者应该领取 “高温津贴”,但实际上对于很多普通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来说,“高温津贴”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类似的还有节假日加班工资,由于执法部门不给力,加之劳动者又不敢轻易向用人单位叫板,同样是很少有人能够拿到。如果“雾霾补贴”最终成为水中月、镜中花,也就失去了实质意义。

      如此看来,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来落实 “雾霾补贴”,这项惠民措施还是且慢推出为好。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