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12 21:59:36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随着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源源不断的商品粮行销全国,我国粮食生产的“北粮南运”格局已悄然形成,南方“鱼米之乡”的餐桌上,东北米的比例越来越多。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3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粮食总产达到2904.74亿斤,其中,黑龙江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一,吉林省去年由五跃四,内蒙古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十位,去年增量和增幅均居全国第一。四省区粮食总产量在全国比重从2003年的17.7%提高到2013年的24.1%,成为全国粮食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区域。其中玉米是该地区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的品种。

     由“湖广熟,天下足”的“南粮北调”格局到“北粮南运”,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地域呈现由南往北的发展新趋势。“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肥沃的黑土地和大量的后备土地资源,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以新品种和新技术为支撑的科技革命为黑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水稻、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提升了粮食产量。”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玉米分会副秘书长刘笑然说。

      据了解,我国粮食生产自2004年以来已经实现“十连增”,全国91%的粮食增量、75%的粮食产量、80%以上的商品粮、90%以上的调出量来自13个主产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等北方省的增粮作用尤为明显,如今东北地区已经成为粳稻、玉米等商品粮的供应地,东北的粮食外调量占到全国的60%以上。”刘笑然说。

      “中国目前粮食调出省(区)只有5个,而东北地区占3个。”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说。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安徽、江西是中国粮食调出省(区),东北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粮食的“蓄水池”和“稳压器”。

      据了解,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由十年前的14470万亩增长到去年的20913万亩,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也由6468万亩增加到7821万亩。“吉林省可开垦后备耕地资源约占目前耕地的3%,特别是西部地区有200多万亩土地从未耕种过。”

      为支持“北粮南运”,去年国家出台政策,东北三省之外的其他28个省份到东北地区采购粳稻和玉米,运回本省销售、加工或转为储备的,财政给予每吨140元一次性费用补贴。“去年12月份政策出台后,当月铁路外运就达33亿斤,比上年同月增长一倍以上。”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说。

      2012年12月1日,中国首条跨越高寒地区的高铁——哈大客运专线投入运行,北粮南运的运力将新增5000万吨以上,为不断走俏的东北粮食打开一个大通道。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