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08 11:34:0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楚海涛8日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托贵州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优势,中航工业将在贵阳保税区打造中国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国际外包加工基地。

    楚海涛透露:“这件事目前来讲确实是比较确定的一件事,目前基本的合作框架已形成。”“中航工业提出‘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的口号,其中‘两融’就是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圈。”楚海涛表示,此举系中航工业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的最佳体现。

    据了解,该基地预计投资1亿美元,以中航工业贵阳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为依托,主要与美国、法国、英国航空巨头合作,为空客、波音提供航空零部件加工配套服务,努力打造成国内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国际外包加工基地,预计2015年可望实现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

     

    据介绍,该基地将落户中国国务院2013年底批准设立的贵阳综合保税区。谈及落户原因,楚海涛表示,除保税区可享受多项政策优惠外,贵州具有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优势是最主要因素。楚海涛称,中航黎阳航空动力公司产品除供应国防使用外,也利用世界的发动机的产业链的分工为国外生产符合其要求的发动机或飞机零部件。

    楚海涛告诉记者:“国际外包加工基地的建立将有助于提升民用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标准、规范;同时也可提高加工技术。”(完)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