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达到12616美元的国家,就属于高收入国家。
而2013年,中国GDP达568845亿元,人均GDP达6700美元左右,而很多城市都远远超过了这个平均线。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目前已经有42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进入到发达行列。
内蒙古多地区步入高收入城市
天津、北京和上海三大直辖市是中国各省份中进入到世界银行高收入标准的三个省份。其中天津的人均GDP达16419美元,在省份中名列榜首,在地级及以上城市排名第16位。
在地级市(地区)层面,新疆的克拉玛依名列榜首,人均GDP达到了36670美元,紧随其后的是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其人均GDP也达到了31870美元。这两个城市主要是因为石油、煤炭的开采而发展。与之类似的还有东营、大庆、阿拉善、包头、乌海、榆林等城市和地区,这些城市大多是北方能源城市。
在能源城市之外,深圳、苏州、无锡、广州、大连、珠海、长沙、南京、佛山、杭州、宁波、常州、青岛、武汉、沈阳、厦门这些一二线城市以及威海、镇江、中山、淄博、烟台、舟山等三线城市均名列其中。大体而言,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山东、辽宁以及中西部的一些省会大城。
在县级城市层面,目前进入中国百强县的很多县也都突破了这个标准。
中等收入陷阱之忧
尽管这些城市从人均GDP方面已经进入到高收入状态,但离真正的发达状态还很远。
厦门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丁长发就多次对本报分析说,很多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跨过世行的这个标准时,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做得比较好,收入分配和居民社会保障等都很不错,公共产品的供给很充足。比如韩国,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创新能力,收入分配、国民保障都做得很好。但目前在我国这些发达省份与韩国等地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GDP不断上涨,甚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标准,但老百姓的收入增长缓慢,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远低于国际水平,这是被很多市民诟病的地方。
这主要跟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关,由于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因此经济增长不能惠及到最广大的老百姓。譬如,类似榆林、鄂尔多斯这样的能源城市,大量的GDP增长靠央企和国企推动。
“经济总量上去了,人均GDP上去了,但不等于生活水平提高了。”佛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朱伟坚告诉记者,很多老百姓会觉得并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这说明目前在制度安排和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差距。
而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关键还在于产业转型。广东省经济学会会长王珺曾指出,有什么样的产业,就决定着劳动者有什么样的收入,而什么样的收入水平就决定居民的消费状况。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