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07 19:55:4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甘肃省政府残工委副主任、省残联理事长华文哲7日在兰州表示,甘肃将全面推进社区康复,为100万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5000名0至6岁贫困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全面提升康复服务;紧盯残疾人同步小康的“弱项”和“短板”,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使残疾人广受益。

      3月7日,2014年甘肃省政府残工委成员会议暨全省残疾人工作会议在兰州举行。会议介绍,2013年,甘肃省9个市州、11个县市区新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和托养、康复机构,新建成特教学校4所,为1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新建住房,为7万名一级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各级各类康复服务机构累计为70万残疾人白内障复明、儿麻矫治、人工耳蜗植入、助视器配送等康复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甘肃2013年还巩固建立200多个残疾人扶贫基地,扶持带动30万人就地创业增收,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31个,培训2.1万人;各级政府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4800人,集中安置就业1万多人;扶助4500名残疾儿童少年就学,为3000多特教学校新生落实低保。

      “甘肃省残疾人事业发展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华文哲说,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针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政策数量还不够多;残疾人托底服务的覆盖面还不够大,在一些基本服务领域还存在明显短板,尤其是连片特困地区残疾人扶贫托底服务需要加强;借助整合社会资源促进残疾人生活改善、帮助残疾人实现小康的联动机制还不够完善。

      华文哲说,2014年甘肃要全面提升康复服务,加强残疾人康复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交流,积极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兴办残疾人康复机构,每个县区至少建成1所示范性残疾人社区康复站;推动残疾人康复学科建设、专业培养、业务培训、职称评定、资格准入等工作,依托各类康复机构开办家长学校,甘肃75%以上的社区至少有一名受训的康复协调员。

      华文哲说,甘肃还要大力实施残疾人扶贫造血行动,加大残疾人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合作项目,应扶尽扶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探索实施教育就业扶贫“百千万工程”,扶持50名优秀残疾人企业家和50个就业安置先进单位,扶助5000名残疾学生稳定就学,对1万名残疾人进行高新技术和实用技能培训,扶持1万名残疾人创业和在扶贫基地稳定就业。

      与此同时,甘肃还将实施残疾人保障兜底行动。华文哲说,甘肃将细化残疾人民生活基本保障安全网的具体内容和推进安排,重点扩大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面,适时提高补助标准;争取将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配置等项目列入城乡医疗报销范围,将特困残疾人公共租赁和廉租住房补贴等纳入政府补贴范围。

      华文哲说,“甘肃将探索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享受政府补贴扶持措施,扩大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补贴范围,探索开展残疾人提前领取养老金工作”,以规范残疾人托养服务,提高托养服务覆盖面和工作水平。

      据悉,甘肃省现有残疾人187.1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2%,涉及654万家庭人口,是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2012年,甘肃省残疾人的小康实现程度仅为59.5%,比全国残疾人的小康实现程度低8.9个百分点,比全省小康实现程度低5.05个百分点。(完)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