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07 12:31:2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是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吉林省地处松辽平原,土地平坦,土壤肥沃,耕地质量禀赋优越,特别是中部黑土地,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带’之一,更具有得天独厚的粮食种植优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由于长期采取掠夺式经营,重利用、轻建设,重产出、轻投入,重耕种、轻养护,过度开发利用黑土地,使耕地质量严重退化、农田生态条件受到破坏,耕地质量水平总体不高,已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作为农业战线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国家要像重视耕地数量保护一样,重视耕地质量保护。”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农委党组书记任克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段开场白。

      任克军介绍了目前吉林省黑土地资源的现状:一是水土流失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形势依然严峻;二是土体结构遭到破坏,耕层土壤物理性状变得不良;三是土壤养分失衡、生物学特征退化,耕地肥力下降;四是黑土生产功能退化,耕地产出效益不高;五是土壤污染露出端倪,农田环境不容乐观。

      对此,任克军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继续加大国家投入,建设高标准农田。从吉林省情况看,中部黑土区是全省的重点产粮区,也是土壤退化防治相对较易、见效较快的区域,因此应当有重点地把中部黑土区建成高标准农田区。

      二要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推动黑土耕地质量建设走向法治化轨道。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全国耕地质量保护条例》,增强耕地质量建设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三要加强政策补贴,调动农民保护耕地质量的积极性。目前国家对黑土区耕地质量建设补贴投入较少。建议国家调整补贴政策,加大对黑土区补贴数量和力度。

      四要改革耕作制度,推广黑土耕地土壤培肥技术。建议国家积极组织探索黑土区集约化大规模土地经营方式,组建农村农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服务队,采用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机械,集中经营,提高作业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要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统筹建设规划。建议国家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和调查工作,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内容。

      六要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各级政府耕地质量保护目标责任制。建议把耕地质量保护纳入黑土区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制度,一票否决。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