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06 12:31:24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刚刚买完65袋化肥,还跟企业签了免费指导、产量包保合同,心里踏实多了。”在吉林,越来越多农民像孙井山一样尝到“保产”的甜头,实现粮食稳产高产。

      近日,记者在吉林进行春耕调研时发现,一些农资企业改变传统单一销售模式,通过设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指导农民科学种粮,受到农民欢迎。

      在农安县华家镇叶小铺村农民孙井山家里,他给记者看了一份《购肥合同》。第四条显示:甲方保证所提供肥料,在同等地块种植同一品种、用肥量相同无自然灾害条件下,如造成减产,甲方无条件给予补偿,少产多少补多少。

      2013年,孙井山种植5公顷玉米,每公顷平均产量超过2.7万斤,比邻近地块多2000余斤。对于地处吉林中西部半干旱地区的农安县来说,孙井山家的粮食产量在当地比较靠前。

      “前年我买的其他品牌化肥,当年出现风灾和虫灾,粮食产量较低。”孙井山说,去年经亲戚介绍购买的“包保”化肥,价格与其他品牌相当,但后期服务很到位。

      孙井山所说的后期服务,就是化肥生产企业无偿提供的技术指导。

      “秋整地、秋施肥,打破犁底层,深耕深施肥等等。”孙井山说,“企业定期派农校毕业的技术人员到我家指导,教我怎么种,出现问题怎样处理。”

      在吉林农村基层,除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宣传农业科技以外,一些农资经销商逐渐成为农业科技宣传主力。

      与农业打了30年交道的长春市鸿运肥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国臣表示,现在企业想的不是眼前利益,而是希望通过提高粮食产量带动农民增收,从而实现双赢。

      据悉,该公司每年单列支出70万元,从吉林农业院校招聘8人成立农技服务团队,向农民推广创高产措施。与农民对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农业增产无外乎良种、良田、良法、良态四大因素。”徐国臣说。“对于一些农民农业知识面窄、接受能力差的问题,我们技术人员用大白话手把手指导农民,核心就是用什么方法能增产。”

      徐国臣表示,去年“包保”销售化肥1200吨,今年截至目前已经达到4000吨,预计涵盖面积5000公顷。

      “通过将地里的高矮株玉米苗分开种植后发现,高株玉米不受矮株影响,单株产量可提高5%以上。”徐国臣说,“这些经验都是我们逐渐摸索后教给农民的,效果很好。”

      农安县化肥销售经理陈明瑞说:“近年来东北地区农资品牌众多,市场竞争激烈。因此,企业需要充分保证农资质量,提高服务,这样才能赢得更多市场。”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