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对土地管理政策实施新一轮调整,以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零增长”为总体控制目标。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告诉记者:“优化存量、流量增效,都是为了盘活土地,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动迁是盘活存量的手段之一,有些老的厂房、包括老的棚户区之类的,都是属于动迁的范围之内,对这些房屋的拆后重建,将带来更大的住宅建设空间。”
“另一方面,上海的住宅容积率应该会提高。”杨红旭表示,目前上海的住宅容积率并不算高,从全国来看,上海的容积率其实低于国内很多二三线城市,未来容积率逐渐上涨是主要趋势。
“总量控制,是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需求。”上海社科院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张泓铭认为,城市的盲目扩张是一种粗放式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容纳无限的人口,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张泓铭表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土地用地结构的平衡,同时也要考虑城市与人口的关系,不能出现过度拥挤,未来城市发展的空间,将从城市面积的扩张,转向城市结构的优化。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上海市其实有部分土地,虽然属于建设用地,但是利用效率较低。比如一些老牌企业的厂房、办公楼、仓储,还有一些工业区、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效率都不是很高。这些土地被归为“存量”,是城市资源优化的重点关注对象。
按照上海市的土地规划,全市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设定目标为3226平方公里,接近全市陆域面积的48%。而这一调控目标,被视为上海未来建设用地的“终极规模”。记者注意到,在上海出台的土地管理新规中,锁定建设用地总量、严格控制增量,皆为对国家土地资源计划思路的响应。今年年初,国土部部长姜大明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提出,实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行动计划,要着重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问题。姜大明强调,中央要求东部三大城市群发展要以盘活土地存量为主,并明确表示,今后将逐步调减东部地区新增建设用地供应。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