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01 08:22:5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调查概况]

      这份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实施调查、30多家上海本地新闻媒体参与配合、历时近一年的报告全面展示了近十年来上海女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现状。

      调查发现,女新闻工作者总体趋于年轻化,35岁以下的达69.6%;专业性强、学历较高,一半的被调查者专业背景为新闻传播类专业,本科学历比例为65.2%,研究生学历为28.3%。女性新闻工作者对自身的评价较高,超过九成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在熟练运用外语采编的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开展社会公关活动能力三方面的能力强于男性或与男性一样。

      晨报记者 邵丽蓉

      昨天发布的《2013年上海市女性新闻工作者调查报告》显示,在一线工作的女记者、女编辑、女主持人的比例已大大超过半数,女性新闻工作者已成为上海新闻界名副其实的“半边天”。

      工作对家庭有较大影响

      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性,私人时间被工作时间挤压成了大部分女性新闻工作者的常态。75.1%的被调查者通常晚上11点后才入睡;晚上回家后没有继续工作的人仅为29.7%。73%的调查对象每天做家务的时间为1小时以下,大大少于我国城市职业女性工作日102分钟的家务时间。65%的被访者认为新闻工作对她们的爱情、婚姻和家庭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作息不规律,特别是需要上夜班的时候;出差频繁,照顾家人方面有所欠缺;工作时间弹性大,甚至很少有完全下班的状态。

      尽管如此,调查仍显示只有4.0%的人认为家庭比事业更重要,39.2%的调查对象认为她们能够兼顾两者。而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54.8%的中国女性认同“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的观点,48.0%的女性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相比之下,女性新闻工作者则为更独立自强,体现了更强的事业心。79.8%的女新闻工作者强调职业上的自主选择权,力争上游,希望能够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越来越好;97.3%的调查对象认为有自己进修的必要,以此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职场晋升机会不足

      调查发现,婚姻家庭与工作的冲突、报酬水平偏低、工作量太大、进修机会少、晋升空间和机会有限这几方面的压力,对女性新闻工作者影响较大。不少受访者的职业自豪感在降低,存在一个明显的职业发展滞缓期,另外,养育孩子是导致女性新闻工作者产生“职业倦怠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行业和社会环境方面,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倒逼,加剧了所有新闻从业人员的学习压力与适应压力。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眼下社会上关于“传统媒体必将灭亡”的论调不符合客观事实,并期待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产生更深入而广泛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新闻工作者的职场晋升机会依然不足。2001年的上海市调查报告显示,女性在副处级干部中所占比例为14.1%,副局级及局级干部职位少有女性担任。而本次调查发现,在上海新闻界中女性担任中高层领导方面有较大突破,尤其是在中层管理层,但进入高层管理层和顶层决策层的女性数量不多,与新闻工作者女性数量相比显得不相称。

      本报告建议,继续提升女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自豪感;对入职一定年限以上的女性新闻工作者提供制度化的职业培训;针对生育期女性新闻工作者给予特殊政策和工作模式,在家远程办公,半天工作制等。



    关键词:上海女性新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