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3-01 16:51:4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广东省国资委副主任周兴挺近日表示,广东将对全省国资国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出具体操作意见,除承担国家政策性职能、特许经营的极少数国企外,其他国企国资持股比例不设下限。

    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同日表示,政府会在资源配置上一碗水端平。具体来说,公平配置资源会保证三点:一是今后不会出台只对国企的特种许可;二是同样一个投资项目,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可以享受资本金补助。财政资金不指向某类企业而是指向具体项目;三是价格资源方面,经营性领域的定价将会压减到最小直至消亡。

    这一政策若能真正落实,在国资改革领域,广东无疑又成为新的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多年、政策优势消失殆尽的形势下,广东在关键领域的改革重新迈开大步,无疑有利于创造新的发展优势。

    事实上,过去十年,虽然我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但饱受诟病的“国进民退”现象仍十分严重,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民营资本的健康发展。一些并非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事实上已形成国有资本独占鳌头的局面。民营资本受到政策排挤之后,只能进入房地产、制造业等有限领域,直接助推了房价的上涨和产能的过剩。

    过去十年,房地产作为吸纳超发货币的“池子”,已经形成了一种“堰塞湖”的危险局面。在这一形势下,继续通过限购、限贷的方式垒高堤坝,不仅事倍功半,而且有可能增加一旦溃堤之后的冲击效应。此时向其他“池子”引水,用疏导而非继续堵塞出口的方法,无疑是治本之策。

     

    而非特许经营领域向民资放开,无疑将是流动性过剩越来越难以抑制的情况下,吸纳过剩流动性的一个新“池子”。此举不仅有助于化解房市堰塞湖,也有助于提高民营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容纳更多的过剩流动性,形成良性循环。

    过去三十年,广东经济在区位优势、政策优势逐渐减弱的情况下,还能够一直领跑全国,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广东的改革力度一直领先全国。例如在户籍制度方面,同为一线城市,广州、深圳的入户要求相比北京、上海就要宽松很多,对吸引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国资改革领域,广东再次走到了全国前面,一旦成功,必将率先获得改革红利,吸引全国的民营资本到广东来投资。


    关键词:国资持股不设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