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2-28 18:48:04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临时物价补贴、农村五保供养、惠民殡葬等,与龙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今年,柳州市民政局将全面深化社会救助与社会事务改革,让龙城百姓享受到更多惠民政策。

      集中供养率将超95%

      柳州市的民政救助对象有50多万。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以城乡低保为主,以农村五保供养、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为辅,以临时救助和慈善制度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困难群众的生活需求。

      今年,全市各级民政将坚持统筹城乡、兼顾当前和长远、政府救助和动员社会力量救助并举,着力深化社会救助体制机制。一是健全完善救助制度。以“同城同保”为目标,探索建立一体化城乡社会救助标准自然增长、临时物价补贴联动调整机制;建立健全市、县、乡镇三级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和工作网络;推动出台全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二是提高救助水平。建立健全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服务管理机制,将集中供养率提高到95%以上;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众中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的救助力度;扩大现行救助政策覆盖面。三是简化医疗救助程序,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平台。

      启动建设首批公益公墓

      建设以惠民殡葬、公益殡葬、绿色殡葬、科技殡葬、阳光殡葬和人文殡葬为主要内涵的现代殡葬,是我国殡葬事业改革的主要目标。去年,柳州市推进殡葬改革,实施惠民殡葬政策特殊贫困群体全覆盖;组织参加全区首次北海骨灰集体撒海活动;柳州市骨灰灵堂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莲花山等重点工程建设迁坟安置。

      今年,柳州市民政系统将建立健全惠民殡葬政策,继续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城市“三无”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实施基本殡葬服务减免政策,逐步将“补缺型”向“普惠型”殡葬服务转变。探索建立社会参与殡葬的常态化机制,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社会参与、服务下移、合作共治的新型基层殡葬服务网络。倡导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网上祭扫、文明节俭办丧。统筹规划城乡火葬区布局。建设一批城市公益性、生态节地型公墓设施,启动建设第一期柳州城市公益性公墓。

      据了解,城市公益性公墓是由政府出资建设、政府定价、民政部门管理的民生工程,满足低成本、低价位、少占地的建设原则。据初步规划,一个双人墓不得超过0.8平方米。柳州城市公益性公墓规模拟达四五百亩。建成后,将较大满足柳州市普通百姓的需求,有效改变“死得起葬不起”的情况。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