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2-26 12:09:26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昨日,省统计局发布2013年全省就业状况简析,安徽人的职场情况亮出“家底”。去年全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求职者的就业质量还有待提高。

    27.1%的企业用工数减少

    全省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末全省从业人员4275.9万人,比上年增加69.1万人,增长1.6%。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226.2万人,比上年增加85.2万人,增长7.5%。

    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增加。去年安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末,全省私营企业从业人员323.2万人,增长8.9%。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382.0万人,增长8.6%。

    企业用工人数增加,2013年下半年全省企业用工调查结果显示,47.8%的企业用工人数有所增加, 27.1%的企业用工人数减少,未出现大幅减员现象。在被调查企业中,预计2014年上半年用工将增加的占30.3%、用工保持稳定的占54.7%、用工减少的仅占15%,企业用工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供大于求和招工难并存

    当前企业用工总体形势虽保持稳定,但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历年累积的未就业者,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城镇新增就业需求与岗位的缺口较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失业人员以及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需求交错重叠,使劳动力供给的增加量远高于需求,可能加剧原有就业的矛盾。

    企业用工难矛盾仍较突出。去年的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显示,超七成的企业反映用工成本增加,在用工成本增加的企业中超三成企业反映经营压力明显增加。很多企业存在留人难的问题,从员工流失的原因看,由于个人原因辞职的占43.6%,超五成企业反映招工难,目前企业最紧缺的是普通技工。

    企业不签约行为需规范

    统计部门的专家指出,面对今年可能存在的压力,首先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同时,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就业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新生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加强对在岗劳动者的终身教育和技能培训,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在安徽的私营企业中不签约现象依然大量存在,部分企业逃避为员工申请参加社会保险,部分企业随意压低缴费基数,这些都使得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安全、社会福利与保障等问题难以得到保障。因此专家指出,需要严格规范用工行为,提高企业主的法律意识、参保意识;还要推动企业的工会组织建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0个安徽人7个“能干活”

    统计数据显示,我省15~64岁人口4287.8万人,占总人口的71.11%,比第六次人口普查下降了0.89个百分点。每10个安徽人当中,有7个“能干活”的劳动年龄人口。

    2013年,我省15~64岁人口4287.8万人,占总人口的71.11%,比第六次人口普查下降了0.89个百分点。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全省人口总抚养系数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38.89%提高到2013年的40.63%,这也意味着,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近41个非劳动年龄人口,社会负担有所加重。

    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安徽人选择在“家门口”上班。据统计,去年,我省净流出省外半年以上人口898.7万人,较前一年减少15.3万人,首次出现人口“回流”现象。“从流向目的地看,主要集中在江、浙、沪三省市,占流向省外人口的七成以上。”省统计局业内人士表示。

     


    关键词:安徽就业情况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