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2-23 11:55:2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八项改革全方位触及我省科技创新体制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兰州讯(记者李峰)“有的科技人员只管钱不管成果”“有的科研单位所谓‘成果’其实是造假”……近日,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副省长郝远怒斥科技领域的不正之风。

      怒斥科技领域的不正之风,并不是因为去年科技战线成绩差。相反,去年我省科技战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00亿元,而经济总量与我省差不多的海南省,其技术合同交易额不到我省的百分之一;检验科技进步水平的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原计划2015年达到每万人0.6件,而去年我省已达到每万人1.06件,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二五”目标任务,让业内人士眼镜碎了一地;争取国家科技经费8亿多元,远超省级财政投入的科技经费数额。

      但是,我省科技体制与全国科技体制一样,因为历史原因而存在许多弊病。也与许多行业一样,要改革则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难度相当大。

      为此,省科技厅负责人宣布,我省下定决心采取8项措施,全方位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组织模式,打破条块分割,整合资源,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难题部署创新项幕改革科技项目组织方式,解决科研单位和高校单独搞科研的模式,实行多学科、多部门、多领域集成联合创新;改革科技项目立项、验收方式,以研发新产品、技术成果产业化为验收指标;改革科技奖励制度,改变只求成果不管应用的尴尬局面,突出奖励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较高的项目和人才;改革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利益为纽带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创新;改革科技投入主体,除基础研究项目外,其他项目按照谁出题目谁出资金、谁出资金谁受益的原则来确定科技投入主体,政府投入中小微科技企业的科技经费要变为股权,这些股权将用于对科研团队的奖励;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改变片面将论文数量、项目和经费数量、专利数量与科研人员晋升职称直接挂钩的现象;改革技术类无形资产的管理,调整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以调动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积极性。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