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2-23 11:41:5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2月23日电(记者王学涛)记者从山西省文物局了解到,坐落在山西省南部的105处元代以前木结构建筑保护工程,自2008年陆续开工至今,已有56处国保单位修缮完工,另38处国保单位正在修缮中,其余的11个项目将于2015年全部完成。

      山西是我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总量多达28027处,其中,木结构建筑上起魏晋,下至民国,时代连续,品类齐全,有中国“木建筑宝库”的美誉。特别是元代以前的木构建筑占全国同期同类建筑的80%,主要集中在山西南部地区的长治、晋城、运城、临汾四市。

      但这些早期建筑中有近80%面临墙体坍塌、夯土下沉、梁架扭曲等问题,依附于文物本体的壁画、彩绘等附属文物也有不同程度损毁。

      为此,国家文物局在“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启动了山西省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简称“南部工程”),投资4亿元左右的专项保护资金,对现有元代及元代以前的105处国保单位的木构建筑进行整体保护和修缮。

      据了解,用于山西省文物保护的各级经费正大幅增加。2013年,国家文物局安排山西文物保护专项经费3.7亿元,省本级文物保护经费从2012年的6240万元增加到1亿元,2014年将要达到1.2亿元。此外,市县两级文物保护经费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如晋城市每年不少于2000万元,孝义市投入740万元、交城县投入340万元等。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