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已不是简单的说教和“高大全”的宣传,而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引领、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迹激励……
为了选树宣传更多的身边好人,褒奖“凡人善举”,不断聚集起社会正能量,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我省组织开展“吉林好人”评选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日起,本报将开辟专栏,每天推出一个好人的典型事迹,用“吉林好人”的实际行动,引领社会风尚,在全省范围内营造好人受人尊敬、人人争当好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凝聚起崇德向善的强大社会力量。
城市晚报讯 春风拂动化冰雪,“凡人善举”暖人心。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我省“吉林好人”评选活动正式拉开序幕。这是我省实施核心价值引领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为了发现更多身边好人,褒奖“凡人善举”,不断聚集起社会正能量,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在我们的身边,从来就不缺少好人。他们之中,有助人为乐者:长期帮助老幼病弱、鳏寡孤独以及其他困难群众,对遭遇不幸或遭受灾害的人奉献爱心,努力帮助人们排忧解难,或者积极参加捐资助学、扶残助残、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有见义勇为者:在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伸张正义;有诚实守信者,具有强烈的诚信意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与人交往时真诚待人,实心做事,信守契约、信守承诺;有敬业奉献者:具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恪尽职守,勤于钻研,业务过硬,勇于创新,默默奉献,办事公道,赢得群众好评;有孝老爱亲者:孝敬父母,家庭和睦,在亲属有困难时,做到不离不弃、守护相助、患难与共……
通过评选“吉林好人”,把大批生动鲜活的好人好事汇聚起来、记录下来、宣传出去,把“吉林好人”群体打造成引领社会风尚的道德长城,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为实现富民强省、全面振兴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吉林好人”评选活动有推荐、考核、评选、表彰四个环节。各级“好人”候选人的产生,采用群众推荐、组织推荐、媒体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地活动组委会、各部门对向上推荐人选的事迹进行审核,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上进行集中公示。“吉林好人”每季度评选一次,采取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候选人中评选产生100名“吉林好人”,从“吉林好人”中评选产生13名“吉林好人·每周标兵”,每周推出1名,作为重点宣传典型。从全年评出的“吉林好人·每周标兵”中评选产生“吉林省道德模范”。对“吉林好人”、“吉林好人·每周标兵”颁发证书,每年举办一次“吉林省道德模范”颁奖仪式。
在“吉林好人”评选活动中,各级宣传部、文明办作为牵头部门,同时充分发挥各行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职能作用,形成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评选时将多关注平民义举、多推荐平民英雄和草根明星,真正把民意基础好、社会认同度高的群众身边好人评选出来。同时,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对“吉林好人”评选活动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宣传报道,做到日日有好事,天天见好人。评选活动将侧重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候选人推荐、考核制度、评选活动考评制度、表彰奖励和帮扶制度,强化督导检查,搞好工作总结,确保取得实效。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