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2-20 21:59:0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东北网2月20日讯 (记者 强锐) 2013年11月,国务院正式实施《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我省牡丹江、大庆等11个城市列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其中9个地级市和2个县级市。

      我省是资源型城市聚集省份。资源型城市在我省经济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2012年全省11个资源型城市土地面积30.9万平方公里,人口1524.8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48.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68.1%、39.7%和57.3%。《规划》中我省被列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的分别为丹江、大庆、鸡西、黑河、伊春、大兴安岭、七台河、鹤岗、双鸭山以及尚志、五大连池。与此同时,大小兴安岭林区铁力市、嘉荫县、逊克县、爱辉区被国家确定为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政策县(区)。

      近年来,我省抢抓政策机遇,采取得力措施,统筹推进,各资源型城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12年,油林煤资源型产业增加值占地方经济总量的比重均下降到50%以下,同时油、木、煤等资源加工层次不断提高,替代产业初具规模。地方工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初步构建起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

      ——民生状况得到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2年我省资源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5927.2元,比2008年增长59%。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省指标0.1个百分点,城乡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新农合参合率提高到98%。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相继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采煤沉陷区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开展以“四大煤城”及大小兴安岭林区为重点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完成65个国家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治理面积达2200多公顷。争取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等资源枯竭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3.8亿元。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3.5%,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有所消减,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2%。

      ——交通、能源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相继建成伊春、漠河、鸡西、大庆和加格达奇机场,我省机场数量达到10个,位居东北地区之首。建成大庆至广州大庆段、哈尔滨至伊春、哈同高速双佳段等高速公路,使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大兴安岭古洛铁路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铁路项目相继完工。大兴安岭区域电网正式并入国家电网,结束了林区不通国网历史。

      ——政府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伊春市创新实施政府绩效管理十大工程,精简行政审批和许可159项。七台河市建减少8个政府工作部门和行政性事业单位,组建政务服务中心。双鸭山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权力运行风险防控机制。

      据悉,《规划》的实施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政策的落实将对我省经济带来积极影响。按照《规划》提出的“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能源资源开发、接续替代产业领域”和“促进资源开发收入向资源型城市倾斜”思路,我省将积极探索与央企合作,着力调整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央企与地方利益分配比例关系,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

      我省将建立起推动《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目前正着手制定实施《规划》“两年行动计划纲要”,确定今后两年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工作与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地方和人头。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