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2-19 17:14:0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济南2月18日讯 将城市周边、平原地区的优质良田占用搞建设,而将区位、立地条件较差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甚至出现基本农田"上山下滩",这种情况今后将受到严格限制。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了解到,我省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我省以占全国1.6%的土地、6%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总产9%的粮食,背后是连续多年耕地占补平衡在支撑,目前全省耕地面积1.14亿亩,基本农田面积1亿亩,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全省粮食"十一连增"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杜滇昆副专员表示,各项建设占用耕地,大多为城镇周边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利条件好、比较肥沃的土地,但新增补充的耕地,主要从未利用地开发以及宅基地、工矿废弃地整治等中挖潜,地力、水利等条件差,在后续维护中撂荒和违法建设占用较多,占优补劣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耕地的质量保护。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占补平衡必须有新的思路。对此,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刘俭朴介绍,今年我省将把提升补充耕地质量放在首位,占补平衡中坚持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加强项目用地预审,从严从紧控制占用耕地,避让优质耕地。特别是推进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上图入库,明确保护责任,完善保护标识。在县(市)层面探索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多规融合,把耕地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建设用地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落到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明确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开发界限,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乡建设、产业发展、耕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格局的整体管控。

      据悉,我省将着手建设全省基本农田数据库,以进一步推进基本农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全省省市县耕地保护网络管理平台也将上线运行,通过建立耕地保护网络管理平台,整合运用各业务系统数据,使耕地保护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实用化、制度化,并共享调用、关联管理,进一步拓宽信息监管渠道,提升监管能力。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有关要求,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城市大规模扩张将会受限,很难再"摊大饼",只能"跳出去"搞串联式、组团式发展,这也成为此项工作开展的难点。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处长王慎刚告诉记者,这就要求必须科学界定永久基本农田,同时这项工作必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衔接起来。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