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要把不该参与的协调工作归还主要责任部门,专心反腐;作风考核结果,是干部是否被使用的重要依据;选人用人上存在的腐败问题,今后将成为纪委重点查处问题。近日,安徽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结合安徽省情,制定出安徽今后五年“反腐规划图”。
●重点查处的违纪类型
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涉嫌违法的行为;领导干部贪污贿赂、权钱交易、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执法、司法人员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以案谋私的案件;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群体性事件、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商业贿赂案件;党员干部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破坏经济发展环境、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的案件。
体制机制保障
纪委要专心反腐
省委明确,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根据分工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今后,查办腐败案件,将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而且,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今后,各级纪委要把不该牵头或者参与的协调工作交还给主要责任部门,集中精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业。
作风建设
着力解决“形象工程”等问题
省委明确表示,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三十条”,党员干部要长期执行,决不允许打折扣、搞变通,以防止反弹。要“从具体问题抓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地抓。”今后,安徽将强化“作风建设激励约束和监督惩戒机制”,完善作风建设考核办法,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与使用的重要依据。将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问题。
惩治腐败
查办案件力度加大
今年起,安徽省各级纪检部门将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重点查处的几大类违纪类型是: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涉嫌违法的行为;领导干部贪污贿赂、权钱交易、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执法、司法人员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以案谋私的案件;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群体性事件、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商业贿赂案件;党员干部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破坏经济发展环境、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的案件。
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省委将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决不放过,坚决查处和纠正跑官要官不正之风;对拉票贿选、买官卖官等腐败行为决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将坚持和完善立项督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对干部群众举报的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组织将及时查核、及时处理、严格问责,不仅查处当事人,而且追究责任人。
纠正不正之风
今年,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以权谋私问题,是纪检工作的重点方向。今年起将纠正党员干部违规收送礼金、有价证券、会员卡、商业预付卡和用公款送节礼等问题。
同时,党员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党政干部违规建房和多占住房问题专项清理,今年还将继续。
预防腐败
廉政教育将融入国民教育
省委表示,今后,将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教育之中。“党委(党组)中心组每年都要安排廉洁从政专题学习;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要把廉洁从政教育作为必修内容。”还将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制度。
试点新任领导干部 有关事项公开
省委称,将在五年内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而且,严格执行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
同时,将制定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进行抽查核实的办法,研究制定防止利益冲突、任职回避等方面法规制度。
干部决策将有终身追究制
对于领导干部手中权力运行情况的监督,今后,安徽省将建立省直各部门、省辖市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向省委述廉报告制度。同时,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强化对政府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情况的监督,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行政问责力度。
而且,将健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制度,建立决策的考核评价、失误纠错和终身追究制。推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
转变政府职能
在省委的计划中,将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来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安徽省将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公开制度,凡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本报星级记者 余琛/文 王蔚/制图)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