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实施意见,云南未来5年将针对检查评比泛滥、公款吃喝、节日送礼、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突出问题制定具体整治计划;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还将制定《云南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细则》及制定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等。
行动:省委每年将检查考核落实情况
实施意见中提出了未来5年全省反腐的工作目标,包括“四风”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党风政风和民风社风有新的好转;腐败蔓延势头得到坚决遏制,惩治腐败力度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工作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更加完善,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显著增强。
实施意见明确,要坚决有力地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腐败行为“零容忍”。同时强调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统一领导,并明确了各地区各部门责任。
根据实施意见,云南省委每年将对中央《工作规划》和本省实施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工作落实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严肃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云南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兼省预防腐败局局长郭永东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各级党委将担负全面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
背景:十八大后出台7部制度及规定
十八大后,地方党委政府力图踏准中央反腐倡廉工作的节拍,以保持一致。在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发布后,各地都先后出台了落实八项规定的细则,并出台明察暗访、公开曝光、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多种处罚措施。
云南的反腐行动也在与时俱进。2012年8月29日,云南省预防腐败局正式揭牌成立。这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实现有效预防腐败工作目标的重大举措,标志着全省预防腐败工作进入新阶段。
在十八大后的一年时间内,针对反腐及党风廉政建设,云南先后出台了《省级领导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云南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等7部涉及反腐倡廉的制度和规定。
亮点扫描
党风建设
制定计划 整治检查评比泛滥、公款吃喝
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将针对检查评比泛滥、公款吃喝、节日送礼、滥发钱物、铺张浪费、用车攀比、奢侈浪费和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突出问题,制定具体整治计划,明确整治责任、进度时限和标准要求。
实施意见还提出,将着力整治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中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推进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救灾救助资金以及其他涉及民生的政府专项资金监管。
严查重点
对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地区“一案双查”
实施意见明确表示,未来将严肃查处在征地拆迁中贪污、截留、挪用补偿资金的案件,基层干部侵占各种惠民补贴、扶贫救灾、移民安置等专项资金以及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案件;严肃查办领导干部贪污贿赂、权钱交易、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严肃查处执法、司法人员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以案谋私的案件;严肃查处群体性事件、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综合运用行政、司法等措施,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健全全省联网的行贿信息管理系统。
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实行“一案双查”,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举报制度
加强网络举报受理 完善实名举报制度
去年,中央纪委监察部在其官网上设置了网络举报板块,当时,由于登录网站举报的人数太多,导致网站一度打不开,可见网络举报成为不少市民选择举报官员的最佳途径。
在此次实施意见中,云南也将加强网络举报受理工作,完善实名举报和保护证人、举报人制度。案件查处
健全查案协调机制 严格问责违规用人
许多贪腐违纪案件由于牵扯的利益面太多,纪委调查时间长且阻力大。对此,实施意见表示,将建立健全查办案件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建立纪检监察机关与审判、检察、公安、组织人事、审计、房管、金融、电信、工商、税务等部门查办案件协作机制,搭建高效快捷的办案协作平台;将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司法协助和执法合作,加大追逃追赃力度。
在对选人用人的监督上,将对干部群众举报的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核查,严肃查处跑官要官、拉票贿选、买官卖官等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对违规用人问题及时发现、迅速处理、严格问责,不仅查处当事人,而且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三公”经费
实施公共资金使用情况公开制度
去年开始,云南省本级单位的“三公”经费陆续公开,到2015年,云南省“三公”经费需要公开到县,减少“三公”经费也被写入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此次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出将实施“三公”经费等公共资金使用情况公开制度,将制定《云南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细则》。
“裸官”任用
针对“裸官”制定任职岗位管理办法
在今年1月份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提出了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不得提拔。“裸官”不得提拔首次写入条例之中。
此次实施意见中提出,将制定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加强对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的任职岗位管理。
述廉制度
研究制定反腐倡廉建设绩效评估制度
去年,云南省出台了《关于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述廉的意见》,要求述廉对象任期内至少要在省纪委全委(扩大)会上述廉一次,述廉评分将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此次实施意见将云南已有的述廉制度写入其中,并明确全省将完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研究制定反腐倡廉建设绩效评估制度,完善腐败预警机制。此外,还将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
特写
8位正厅级官员公开述廉 有些随机提问“很尖锐”
在今年1月26日的云南省纪委九届四次全会上,8位州、市委书记和省管部门“一把手”向省纪委委员公开述廉。
这8位正厅级官员包括文山州委书记纳杰、云南省科技厅厅长龙江、楚雄州委书记张太原、文化厅厅长黄峻、迪庆州委书记张登亮、住建厅厅长罗应光、曲靖市委书记高劲松、省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周红。他们依次走上报告台述廉,就自己在人事、财务、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办公用房和用车、个人房产、家属及子女是否经商办企业等问题,一一向省纪委委员、省监察厅、省委巡视组、省委组织部相关领导,以及部分省党代会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等70多人作了陈述。述廉时间每人约15分钟,然后是没有事先沟通的随机提问。
据新华网消息,在答问环节,述廉厅官共回答了十多个问题,有些问得“很尖锐”。“你是文化厅长,据我了解你还是很有文化的。你写过歌,出过碟,干这些事你拿过报酬没有?”云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辛维光问。文化厅厅长黄峻对此答道:“有时给晚会写歌,主办方会支付一定的报酬。但更多时候是自己的爱好,不拿一分钱报酬。”陈述和接受质询后,与会人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其进行测评,述廉及测评情况将记入其廉政档案。
备忘录
2013年 全省反腐抓出多个“大老虎”
2013年,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多起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共查处厅级干部15人,县处级干部145人。
怒江副州长和新民受贿贪污数百万被行政开除
违纪行为:2013年1月,怒江州副州长和新民乘飞机返回云南。在长水机场刚走出登机口,和新民还没有与前去接她的怒江州政府工作人员见面,就被省纪委工作人员带走。云南省纪委省监察厅此后通报称,和新民在担任怒江州中医院副院长、院长、怒江州政府副州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447.71万元,贪污公款306.79万元;违反财经纪律,套取医保资金,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处理:经省纪委常委会决定并报省委批准,给予和新民行政开除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甄朝党 受贿600多万元被双开
违纪行为:2013年6月21日,云南民族大学在官网上挂出通告称,该校党委书记甄朝党因涉嫌严重违纪,已被省纪委立案调查。据省纪委省监察厅通报称,甄朝党在任云南民族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人民币667万元、欧元1万元、价值人民币25.6万元的别克轿车一辆。处理:经省纪委常委会决定并报省委批准,给予甄朝党开除党籍及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云锡集团董事长雷毅受贿2000多万元被双开违纪行为:2013年7月5日,省纪委发布调查云锡集团董事长雷毅的消息。省纪委省监察厅在调查后通报称,雷毅利用担任云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职务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人民币2411万元、美元30万元、港币85万元、新加坡币50万元。
处理:经省纪委常委会决定并报省委批准,给予雷毅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省司法厅副厅长康晓东受贿近300万元被双开违纪行为:2013年11月7日,省政府网站发布免去康晓东省司法厅副厅长职务的消息。省纪委省监察厅调查称,康晓东在担任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294万元,收受价值20万元的房产一套。
处理:经省纪委常委会决定并报省委批准,给予康晓东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中石化云南分公司原总经理高忠宝 受贿200多万被开除党籍
违纪行为:2013年8月,省纪委通报,中石化云南分公司原总经理高忠宝因涉嫌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调查后的通报称,高忠宝在担任中石化云南石油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买房产的方式先后收受贿赂278.81万元。
处理:经省纪委常委会决定并报省委批准,给予高忠宝开除党籍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制度保障
2013年全省出台7部反腐倡廉制度规定
1月
中共云南省委出台《省级领导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从改进调查研究、解决民生难题、精简会议文件、简化接待工作、改进新闻报道、坚持廉洁从政等方面对省级领导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出了10项规定。
3月
云南为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经常性监督,提出建立和完善正风肃纪的“六项机制”。“六项机制”包括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行为的民意调查机制,以“离任检查”全覆盖为载体的“一把手”用人行为监督机制,对下级党委(党组)任免干部的事前、事中监督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示范县”、“示范单位”考核评价机制,整治工作随机调研督查机制等。
5月20日
省委印发《关于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述廉的意见》、《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对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监督检查的若干规定》、《云南省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规定》、《关于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实行总结报告制度的规定》等四项反腐倡廉的制度和规定。
5月30日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上,酝酿已久的《云南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获表决通过,并于当年9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明确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预防职务犯罪第一责任人,支持新闻媒体依法履行舆论监督职责,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等,为反腐败领导体制和社会化预防工作机制提供了法律保障,是云南第一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