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2-07 17:55:2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陈福炎是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鹤舞传承人,据其介绍,三灶鹤歌鹤舞起源于南宋末期,距今已有700年历史了,当地人每逢佳节都要唱鹤歌、跳鹤舞,以祈求族人平安健康、来年风调雨顺。

      “三灶鹤歌鹤舞差一点就失传了。”陈福炎告诉记者,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鹤舞造成致命性的打击:一方面,鹤歌鹤舞属于口口相传的民间艺术形态,没有稳定的文字记述,另一方面,十年动乱造成严重的人才断层,艺术面临后继乏人的格局。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出现了较大转变,时代变迁让流传七百年的鹤歌鹤舞濒临绝境。

      为了保护祖宗传下来的鹤歌鹤舞,从教师职业退休的陈福炎,扛起了传承和发扬鹤歌鹤舞艺术的重担。

      他先是对鹤歌鹤舞进行了系统总结、整理,用笔记下了鹤歌鹤舞的发展历史、鹤衣的制作、鹤舞的表演程序,并在每个环节都附上图片加以说明,希望能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在制作鹤衣环节中,最难的要数鹤嘴的制作。为找到最理想的材料,陈福炎曾爬遍海澄村附近几座山,寻找适合做鹤嘴的树杈。

      为了能培养鹤歌鹤舞接班人,他除了号召村里年轻人学习鹤舞外,还与金湾区海华小学、海澄小学进行合作,从二年级到五年级中选拔出一批具有表演天赋的学生,编班开展免费培训。这类培训班的举办,为鹤歌鹤舞艺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

      “我们的鹤舞还引起了英国留学生的关注。”陈福炎说,前几年有个英国留学生趁着假期来三灶,用摄像机拍下了鹤舞表演的每一个流程,后来这位留学生把拍摄的视频带回英国,很多英国师生及留学生看了视频后,纷纷对精美的三灶鹤舞竖起了大拇指。

      陈福炎的努力也得到当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他带着弟子参加了香港、澳门民间艺术大巡游,莅临世博会“广东周”节目展演等各类文化交流活动,短短几年间,曾经面临失传局面的三灶鹤舞逐步走出困境,走出珠海,开始走向世界。

     


    关键词:广东珠海老人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