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2-05 17:23:06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春节是最温暖的节日,但有一些特殊的家庭、人群,由于各种因素正处于困境,幸运的是,他们的春节同样会感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温暖。在各种力量中,民间慈善力量近年来迅速壮大,这种"正能量"正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普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带给更多人温暖。在湖南省宁乡县的老粮仓镇杨华江村,有这样一个慈善协会,它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在六年时间里,从一个网上爱心QQ群,不断壮大,发展为有200多人加入的杨华江慈善协会,为当地及周边村镇的特困户、五保老人、重大疾病患者、留守儿童等贫弱群体筹集善款近百万。

    杨华江村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西南老粮仓镇境内,这里山多地少,交通相对闭塞,农林水利资源利用难度较大,于是有相当一部分村民选择了走出去创业,多为开金店或从事金银首饰批发零售,这让一部分杨华江村人发了家致了富,2007年,村民黄菊阳、朱果红等五人在网上发起建立了一个爱心QQ群,提议成立一个民间慈善机构,让村里先富起来的人去帮助村里有困难的人,这一提议马上就得到了不少在外创业的同乡的响应,至今已有200多人加入。

    朱果红:我们村里致富的人比较多,村里的贫困户也比较多,当初组织这个慈善协会,能够救助一下这些贫困的群众。

    2014年春节,走进杨华江村,不少人家都已经贴上了大红春联、备上了糖果,那些外出打工创业的人也都陆续回到了村里过年,杨华江慈善协会的几个主要组织者朱石桥、朱国端还有村主任朱果红等人在自家小院里巨头开会,商量着今年春节如何为村里的特困户送温暖,让他们也过上一个开心的春节。

    "就是每年在年终的时候组织一个募捐活动,就是我们大家在一起聚一下,然后把一些最困难的户主列出来,大家一起捐款,这样是救助一下。"

    每年春节,杨华江慈善协会都会组织慰问看望村里的特困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他们不仅送去的钱和物资为一些困难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更为这些家庭送去了感动和温暖,今年他们再次行动起来,首先走进了村民吴秋军的家,吴秋军两年前不幸遭遇了车祸导致双腿截瘫,高额的治疗费让这个本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慈善协会当时为吴秋军募集6万多元,虽然这些钱无法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老乡们伸出的援手给了吴秋军一家希望和安慰。春节,见到了前来看望的协会成员,吴秋军的妻子戴迎春难掩感动数度哽咽:

    戴迎春:给钱,给油,给被子,安慰我们。送礼送钱,主要给钱给我女儿读书,从那年到现在,每年都会给我们,安慰我们。

    从成立至今,杨华江慈善协会的总收支已经将近100万元,这些钱大部分都是协会成员们自掏腰包,在杨华江村一直传递着这样的传统,谁家有困难,邻里就要伸把手,正是这种亲帮亲、邻帮邻的朴素观念,推动村民自己的慈善协会越来越壮大:

    在湖南长沙宁乡县老粮仓镇杨华江村,当地村民自发组织成立了杨华江慈善协会。6年来,对当地及周边村镇的特困户、五保老人、留守儿童进行了帮助,1000人次得到了资助。在这个温暖的春节里,农民们朴实的慈善梦,让处于困境的家庭、人群心里都感受到了温暖的"正能量"。

    朱楚峰:我也有一点蛮欣慰,我的家庭情况也不是蛮好,我也非常感谢,得到他的帮助以后我一定会比以前更加努力的学习。

    说话的孩子叫朱楚峰,今年13岁,是湖南长沙宁乡县老粮仓镇杨华江村的村民,父亲和奶奶都是残疾人,母亲患有尿毒症,全家的收入就靠父亲在外打点零工。成绩优异的他年年都拿全年级第一,却因交不起学费几近辍学。去年,村里慈善协会的成员主动找到朱楚峰,愿意负担他一直到大学毕业的所有费用。巧的是,资助朱楚峰的刘新桃也是自幼家贫,读书时得到了邻近几个村村民的帮助。如今,他创业成功,成为珠海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心怀感恩的他加入了杨华江慈善协会,每年都会回来参与扶贫助学活动。朱楚峰说,受帮助者再去帮助人,这种向善的正能量是给他最大的启发。

    杨华江:别人是帮助刘总,刘总现在有了能力就来帮助别人,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的一种精神,如果我有能力了,我也一定会像他那样。

    其实,这还只是杨华江慈善协会帮扶救助的一个小小缩影,自6年前村民自发注册“杨华江村爱心QQ群”至成立“杨华江慈善基金会”以来,1000多人次得到了资助,累计救助金额已超过100万元。村主任朱果红是慈善协会的主要负责人,他说,乐善好施一直是村里延续下来的传统,现在,是把个人的力量聚集起来,帮助更多的人。

    朱果红:我们村在外面致富的特别多,像我们这里这些老板在外面都是做首饰加工、销售零售和批发的。在外面都致富了,在村里面贫困的也比较多,所以当时就想组织一个慈善协会,能够救助一下这些贫困的群众,这就是初衷。

    慈善协会成员朱国端告诉记者,“杨华江慈善基金会”的收支明细,来自哪里,捐给谁,每一笔账都会在QQ群里详细列出,确保了基金运转的高度透明。

    朱国端:来去都是明确的,献爱心的人也放心,公开化是有目共睹,公开化以后,也带动了很多小孩子也组织起来了。

    慈善协会的成员如今有200多人,而这个范围还在扩大,协会正尝试将救助向外村、外乡镇辐射,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农民们朴实的慈善梦想正在一步步生根发芽。

    朱果红:像我们这样的小农村,不可能做出什么大慈善,只能是做一些实实在在帮助别人的一些小事情,去温暖一下人心,快乐自己,通过我们这些理念的推广可以引导其他的村民都来互帮互助,使我们这个村充满爱心,这就是我们农民的一个慈善梦。

    Roman";color:#252525;background:white; mso-font-kerning:1.0pt;mso-ansi-language:EN-US;mso-fareast-language:ZH-CN; mso-bidi-language:AR-SA'>农田小水利的创新改革是安徽农业的一针强心剂。2013年,安徽夏粮总产达267.7亿斤,增量占全国夏粮增产总量的19%,实现历史性的“十连增”,梁卫国说,“‘最后一公里’的打通功不可没!”
    关键词:民间慈善行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