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2-02 12:41:2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降低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门槛”、建立“十分钟养老服务圈”、将单位闲置疗养院改为养老院……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养老成为当下社会热点话题。近日在地方两会上,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居民养老,代表委员也纷纷为破解养老难题建言献策。
      当前,着力解决居民养老问题已成为各地政府的共识。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建设80个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建立一批小型社区养老机构,发展“医养结合”服务。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新建改造10万张养老床位,建设2000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100万名困难家庭的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山西省人大代表、山西省发改委主任王赋表示,2014年山西将重点实施综合福利院、老年护理院、乡镇中心敬老院等项目,继续推进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
      虽然政府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财政补贴力度逐步加大,但养老机构建设覆盖率低,服务功能不全,与快速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仍不相适应。
      在政协云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云南省政协委员毕励提出,在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和发挥“兜底”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放开社会化养老服务市场,降低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门槛”,引导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养老服务市场的推动涉及多个部门,要形成各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与政策合力,充分利用各职能部门分散的资源,如土地、资金、信息、医疗等,保障民办企业进入和生存空间。”云南省政协委员王剑屏说。
      云南省政协委员戴信鑫同时建议,政府在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时还应配套细化的举措,降低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门槛。
      北京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注了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机构的政策落实情况。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赵磊出席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北京市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机构,今年将研究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促进政策落地。
      “政府需要在养老服务业的土地供应、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大力度,如对新建养老机构的征地需求开辟 绿色通道 ,在房租、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从而降低民办企业进军养老产业的门槛。”北京市政协委员赵建国建议,进一步出台执行细则,鼓励政策落地。
      而北京市政协委员闫文辉提议,将各单位所属的闲置度假村、疗养院、招待所等改造为养老院。“这些设施大多处于风景幽静、空气清新的地方,适合老年人居住,而且水电等基础设施完善,稍加改造就可变身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闫文辉说,此举既可缓解养老资源短缺问题,也可以增加经营机构的收入。
      养老制度不仅要“扩面”,更需进行“提质”服务。

      在山西省两会上,山西政协委员、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焦斌龙提出,可在城镇建立“十分钟养老服务圈”,以满足居家老年人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养老需求。
      焦斌龙说,身体状况正常的高龄老人,其可承受的连续步行时间为10分钟左右,而上门助老服务的提供效果及效率也以10分钟以内最佳,即在10分钟之内最能起到便民利民的作用。因此,构建城镇“十分钟养老服务圈”可以满足居家老年人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养老需求。
    关键词:代表委员破解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