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中的问题
红色旅游资源是指承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的纪念地、标志物。经过考察,海南省18个市县共有红色文化资源点505处,主要涉及到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重要人物故居、烈士墓、纪念设施等,各市县均有分布,以海口、文昌、儋州、琼海、定安、澄迈、陵水居多,这七市县占到全部数量近七成,南部市县相对较少。
建议认为,海南省已初步启动了全省红色旅游景区规划工作,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已形成雏形。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修缮力度不够。海南省共有红色资源505处,损毁的遗址较多,很多目前都已找不到原址,有些是损毁后杂草丛生,或者原址上被开辟为林地或农田。在统计到的革命遗址中没有列入保护级别的占到七成,或保护级别低,基本处于长期“管而不理”的局面。
此外,海南省红色旅游景点分布较为分散,当地没有开通直达班车,旅游团发班车也较少,各景点之间的交通联系缺乏。很多红色旅游景点的人文、配套设施建设也不完善,很多景区卫生环境堪忧。
目前海南省红色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开发相对独立,旅游产品规模小、质量差,并且存在近距离雷同、重复的现象,没有形成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一些遗址革命遗物种类较少,缺乏体验性和吸引力;各红色景点之间未成体系,缺乏核心竞争力;基本上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度假旅游产品、会议旅游和其它的专项旅游产品发展都比较缓慢,而且观光旅游类也普遍是以博物馆静态景观陈列的方式来表现,缺乏旅游精品和旅游名品。
海南省红色旅游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民盟海南省委员会提出海南省红色旅游开发的思路是: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以精品为引力,以便利交通为基础,通过“红绿古蓝”资源的整合和跨区域联动,坚持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相结合。
建议认为,海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必须设计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科学统一规划,打通各市县的交通要道,将红色旅游点、旅游线路衔接起来,形成立体化网络。同时加大对红色旅游发展的各种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如进出交通等基础设施;游客中心等景区服务设施;“红色”文物、遗址、古迹、文化等方面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在保护方面,除了建立陈列馆等外,还要研究特殊的保护标准,形成多种保护方式和手段,如采取影视、歌曲等形式,与乡村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红色旅游必须从目前单纯的政治思想教育向多形态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开发。需要开发红色产品,提供红色体验,树立红色品牌,将红色景点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去,保持红色旅游产品独特性和可持续性。将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结合起来,红绿古蓝资源整合。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革命传统教育与以红色旅游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发展以及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结合时代性和地域特色,形成联动效应,不断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建议还提出,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红色旅游消费和社会投资。加大对历史遗迹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在财政上给予倾斜,发挥国家政策性银行对红色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国债资金对红色旅游发展项目的专项支持;在国家资金拉动下,吸引民营资本参与红色旅游开发和经营。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