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将于2月8日举行,民盟海南省委员会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海口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指出,通过全国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经验看,有些地方片面强调经济效益,有些地方忽视了文物自身的生存和管养问题。在海口历史街区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提前做好规划,努力复兴历史街区传统文化生活形态,做好旅游环境的综合优化。
建议认为,海口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街区遗存,充分体现海南本身历史发展的脉络和鲜明的地方文化风格。进行海口历史街区旅游开发,对推进海口成为文化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增强海口的城市吸引力和竞争能力,助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首先要制订详细的科学开发规划。在保留历史街区及其固有建筑形态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有序开发,改变的只能是内部设施。同时,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和控制要求,加强对老城区传统格局、文物古迹和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分区分片有计划地做好历史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复保护工作。杜绝任何与历史街区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在明确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对历史街区的开发突出其原真性、整体性和持续性。在开发的过程当中,做出限制与规定,防止历史街区出现人为的“二次伤害”。
建议认为,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最显著的特点是其还继续担负着城市功能。因此要完善居民参与决策的机制,协调好政府、经营者、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积极引导街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比如老屋的修缮、传统小食、手工艺的开发等,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和保障机制,逐步改善街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海口目前保存比较好的几条历史街区,如:中山路、博爱路、水巷口、新华北路、得胜沙路,自开埠以来就是居民集聚地和主要商业区,对于历史街区的居民,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调查摸底,按照有关政策,依据原住居民的意愿,尽量保留街区老住户。另外,政府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商家进驻,做好业态调整,努力复兴街区传统生活形态。对街区原来盛行的民俗节庆、信仰活动等也应进行弘扬。对于私有古民居,可以通过出台补偿和奖励政策,引导居民自己整修房屋,改善居住环境。没有能力自修的居民可考虑收购或置换房产外迁等形式保护修复古迹。政府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原来街区居民进行主动更新维护街区的环境,延续他们在那里的生活。
建议认为,要做好旅游环境的综合优化,特别是旅游交通设施基础建设尤其重要,必须要有政府的公共规划和投入。海口历史街区旅游开发,最大的制约是公共设施的不足。忠介路、得胜沙路、中山路,停车难是最大的问题。要努力完善街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要有足够停车位的停车场等。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