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早实行计划生育的地区之一,上海堪称全国首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当前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型城市。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海老年群体生活质量调查分析显示,2012年年末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67.32万人,比上年增长5.6%,占户籍总人口的25.7%,相当于上海户籍人口中每4人中就有1人是老年人。
随着上海老龄人口的日渐增多,老龄化对政府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养老问题在两会上自然成为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在当天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杨雄市长表示要加强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要提高养老金水平,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居民基本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同时,要继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整合养老服务资源,促进医养结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为29万名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但以上措施远远未缓解巨大的养老需求,上海市仅“失独”家庭便达3.9万,目前全市新增的养老能力还不足消化这些为计划生育工作做出巨大奉献的老人。
实际上,在政府的规划中,政策上主要以“9073”为总构架。“9073”养老服务格局是指90%由家庭自我照顾,7%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入住机构养老。
在庞大的上海老年群体中,只有46.2%的老人与子女共同居住,53.8%的老人为纯老户。其中43.7%为老两口家庭,7.5%为独居家庭,2.6%为同父母一起生活的两代老人家庭,空巢老人家庭比重逾五成。这其中95.5%的上海老人一个月以内只能与子女见一次面。
老人们在生活中考虑或担心最多的事情依次是自己或老伴健康状况、未来的养老保障、生活开销和经济负担、生活起居的日常需要。其中,“老两口”家庭对健康状况的担忧尤为显著,达91%。
看好上海养老产业的企业很多,经过数年酝酿,上海电信携手962899为老服务平台,共同推出了中国电信“老人宝”系列服务产品,该款产品通过整合云计算、移动互联网、IT技术、数据交换平台、呼叫中心等尖端科技,专门针对老年人及失智人群设计出科技养老产品。它由终端服务、平台服务、俱乐部服务和售后服务组成,其核心旨在老人突发意外危及生命时有人“救”、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有人“帮”、想要休闲娱乐时有地方去“玩”。产品从老人的人身安全和日常生活需要两点,基本满足了老人居家养老的不同需求。
但像“老人宝”这样的产品是建立在本地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和更多专业的护理人才基础之上,随着使用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对提供配套服务的机构要求也越高,最终上海能否找到足够多的机构和人才还是未知数。
另外,尽管政府会承诺提供日常经费并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倡由机构弥补市场中的不足,呼吁引入民间资本,鼓励民办养老院,享受和公共养老机构一视同仁的政策,但这种努力主要还是服务上海籍老人为主。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