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日不同的是,这次他带上了他的儿子杨玉清和孙子杨卓基,爷孙三代一起来到廖仲恺纪念碑前清扫卫生。
当日,中新社记者走进廖仲恺的家乡幸福村,见到了这位令人敬仰的老人,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说,守护廖仲恺纪念碑已经后继有人,他老了还有儿子,儿子老了还有孙子,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
杨畅老人今年已经87岁高龄了,是广东著名侨乡——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办幸福村一位农民。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一直负责义务看管、守护著名爱国人士廖仲恺先生的纪念碑,至今已有64个春秋。
杨畅的儿子杨玉清8岁就跟父亲去守护廖仲恺纪念碑,从小受到父亲热爱革命英雄的熏陶,对廖仲恺纪念碑有着特殊的感情。杨玉清说,现在父亲已年近九十,身体大不如前,但父亲依然坚持每天到廖仲恺纪念碑清扫卫生,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可以见父亲的身影,生病时,父亲都会叮嘱后辈去清理树叶和污泥。
在爷爷及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杨畅正在上大学的孙子杨卓基也加入到守碑行列,每到寒暑假或节假日,也都会跟随爷爷一起,守护纪念碑和打扫碑前卫生。
杨玉清说,如果那天父亲无法亲力为廖仲恺纪念碑守护时,他将和儿子杨卓基一起做好父亲接班人。
杨玉清还向记者透露,现在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看到廖仲恺和何香凝的纪念园能够早日建成。
廖仲恺是广东省归善县陈江镇鸭仔埗乡窑前幸福村(现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办幸福村)人,1925年被国民党右派分子杀害。为表彰他在国民革命和辅佐孙中山时立下的丰功伟绩,193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将其迁葬南京中山陵侧。同年,为了让廖仲恺魂归故里,国民政府在他故乡惠州陈江幸福村建造衣冠冢和竖立纪念碑。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