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养老网讯息:针对延迟退休是为了缓解养老金收不抵支压力的疑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今天回应说,延迟退休年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李忠在介绍2014年社会保障工作时还说,今年将研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李忠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他解释说,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平均每个劳动年龄人口所供养的老年人也不断增加,必然要求劳动年龄人口延长劳动年限。据了解,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2.0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14.9%,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预计未来老年人将以年均800万以上规模激增,在2020年达到2.55亿人,2033年突破4亿人,2050年为4.83亿人。李忠说,届时中国社会总抚养比将大大提升,即现在是2个多的人养1个人,将来也许会1个人养1个人,延迟退休年龄,客观上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抚养的压力。
延迟退休的第二个原因是适应人口预期寿命增长的需要。李忠表示,现在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为75岁,而现行退休年龄政策则是根据上世纪50年代的人口年龄结构来确定,即男职工退休年龄是60周岁,女职工和女干部分别是50、55周岁。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显著变化,改革退休年龄可以更加适应实际需求。
李忠还认为,延迟退休年龄是开发人力资源特别是老年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从2012年开始,劳动力资源总量开始出现下降,预示着中国此前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的结束。目前,中国劳动条件已经比改革开放之前大大改善,平均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尤其许多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50、60岁人员,正处在经验丰富、技艺纯熟的阶段,如果这部分人过早退休,是对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对低龄老年人的人力资本开发逐步凸显其重要性”,李忠强调说。
李忠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他解释说,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平均每个劳动年龄人口所供养的老年人也不断增加,必然要求劳动年龄人口延长劳动年限。据了解,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2.0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14.9%,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预计未来老年人将以年均800万以上规模激增,在2020年达到2.55亿人,2033年突破4亿人,2050年为4.83亿人。李忠说,届时中国社会总抚养比将大大提升,即现在是2个多的人养1个人,将来也许会1个人养1个人,延迟退休年龄,客观上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抚养的压力。
延迟退休的第二个原因是适应人口预期寿命增长的需要。李忠表示,现在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为75岁,而现行退休年龄政策则是根据上世纪50年代的人口年龄结构来确定,即男职工退休年龄是60周岁,女职工和女干部分别是50、55周岁。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显著变化,改革退休年龄可以更加适应实际需求。
李忠还认为,延迟退休年龄是开发人力资源特别是老年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从2012年开始,劳动力资源总量开始出现下降,预示着中国此前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的结束。目前,中国劳动条件已经比改革开放之前大大改善,平均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尤其许多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50、60岁人员,正处在经验丰富、技艺纯熟的阶段,如果这部分人过早退休,是对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对低龄老年人的人力资本开发逐步凸显其重要性”,李忠强调说。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