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3-12-21 23:18:3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有人因为换工作,有人因为就业中断,还有人因为政策不畅时至年底,又是一年一度流动人口返乡过年的高峰期。“一年累计3800万人中断缴纳养老保险”的消息挑动人们敏感的神经,让人们想起了前些年每到12月份就涌现的“退保潮”。

        每年数千万人中断缴纳保险,背后有哪些原因?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将对此产生哪些影响?

        “退保”不行了,“断保”出现了现状年《社会保险法》实施之前,每到春节返乡时,珠三角的东莞、佛山等地总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拥到社保办事大厅,提取积攒在自己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的资金,酿成“退保潮”。虽然没有准确的统计,但据有关机构估算,当时每年退出养老保险的人在3000万左右。

        这一状况在2011年后有了根本性的转变。“《社会保险法》出台后,养老保险已经不允许退保取现了,只能办理转移接续。”广州市梅东路社保医保办事大厅工作人员说。从政策上讲,参保者不论是否继续缴纳养老保险,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都无法提取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的资金,这使得“退保”不再可能。

        法律禁止参保者提前支取个人账户养老金,终结了以取现为目标的退保行为,但并没改变其他类型的中断或退出行为。

        如有的人因为换工作后新单位不给缴纳养老保险而断保;有的人因为就业中断而断保;有的人断保是考虑到已经累计缴费15年,按照现行政策即可在达到退休年龄后按月领取养老金,自己算算账后不愿再多缴。而有相当一部分人中断社保却是因为转移接续不畅导致的—自己不想断保,老单位缴纳了社保,新单位可以提供社保,但劳动者异地流动时,由于养老关系不能顺畅对接,无法实现转移,从此断保。据分析,在断保的3800万人中,这类群体占据了相当大比例。

        转移接续不畅,参保者无奈断保分析人社部社保所所长金维刚介绍说,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既包括统筹地区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也包括不同制度间的社会保险关系的衔接,如城乡社会保险制度间的衔接。我国有2.6亿农民工,其中1.5亿人在城乡间流动,6000多万人跨省流动。不论是哪一种流动,都涉及社保转移接续的问题。

        人社部社保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以转移接续的人中,成功转移的人仅占20%,约八成的人流动后,要么没有就业,要么就业后没去办理或没办理成功。

        一些地方出于利益考虑,对参保人员设置了诸多限制条件。有的大城市不允许非户籍人口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办理养老保险,有的大城市以种种借口拒绝承接大龄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关系。此外,操作环节上缺少统一规定,如目前我国对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如何衔接尚未做出详细规定,这也影响着转移接续。广州市社保部门一名工作人员直言,外来务工人员如果要办理跨省转移,他们基本上采取“搁置”的方式处理。

        影响最大的还是农民工群体。对于流动性强的农民工来说,以前退保还可以领取个人账户资金,现在既不允许退保,又因为转移接续难等原因容易断保,个人缴纳的钱长时间不能用,相关待遇享受不到。社会保险不仅不能成为农民工的“安全网”,反而成为对农民工群体的剥夺。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