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3-12-17 22:18:2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我国事业单位养老改革试点已推进5年,然而目前看来,除广东外,其他四个试点省市多无实质进展。而即便按照广东省的实施方案,退休人员待遇由社保基金与原有资金渠道合力解决,并没有完全通过社保改革解决。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群中,已包括2153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央对于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明确。这5年来,由于担忧待遇下降,一些事业单位人员对此项改革的疑虑和抵触情绪比较重,改革阻力重重。

        2013年全国两会上,来自社科界别的多位政协委员曾联名提案要求此项改革暂缓。很多人提出,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不能以降低待遇为目标,而应使养老金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主席团秘书长何秉孟认为,事业单位分好多种,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筹自支,改起来情况十分复杂,不宜一刀切。据了解,事实上,一些自筹自支的事业单位已经按照企业的办法,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模式进行了改革,新进人员每月缴纳一定基数养老保险。

        有业内专家表示,如果按照2008年的方案测算,待遇下降是一定的,这样一来,在各地遭到事业单位人员抵制,推进缓慢也就不奇怪了。“我们的基本工资和企业没法比,如果养老这块再和企业拉平,损失就很大了。”北京某科研所工作人员张先生说。

          相关人士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的成果会更公平地惠及包括事业单位职工在内的全体人民。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