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3-12-10 13:17:56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将在北京有重大突破——全市9000多家医疗服务机构,有望获得经营养老床位的权利。对于老人来说,这种新的养老机构可以让他们住在养老院里,无缝隙衔接医疗服务和医保政策。

       这种“医养结合”的模式,无疑会让养老床位的功能得到极大提升。事实上,推动医疗机构办养老床位、养老机构,初衷也是为了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能力。

       据了解,目前全市有8万多张养老床位,一方面距离满足260多万户籍老人中4%入住养老机构的目标还有距离,另一方面是入住率偏低,大约有30%床位空置,有的入住率甚至只有不到50%。调研显示,排队住不进去和空置50%的养老机构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服务能力,尤其是医疗服务能力。

      “现有养老床位确实存在服务能力的结构问题,而医院举办养老床位、养老机构的最大难处,既不是资金、也不是人员,而是政策。”李红兵说,现有政策下,医院没有资格提供养老床位。不过,他透露,目前民政部门已开始推动医院直接参与养老服务业。届时,医院空置的床位、富余的人力,都可以用于老年照料。并且,医院兴建、运营养老床位,也都有望获得政府补贴“同城待遇”。

       2012年本市拥有各类医疗机构9800多家,其中医院60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97家。和门诊部、卫生院相比,它们更具备举办养老床位和机构的资金、人员等实力。这2500多家医疗机构中,即使只有50%参与举办养老机构,平均每家兴建20个养老床位,全市也将新增2.5万个具备高质量医疗养护功能的养老床位。

    关键词:北京探索医院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