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欧洲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至2050年德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占总人口的30%以上。“养老”一直是德国政府面临的“老大难”问题。
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三部分,后两者又被称为“补充养老保险”。目前,德国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所支付养老金的比例大约分别为70%、20%和10%。由此可见,德国退休者几乎完全依赖政府。据统计,公共福利占到了60岁或以上家庭税后净收入的61%。
但因为德国人寿命普遍变长,出生率却越来越低。所以德国人对自己的退休生活并不完全放心,对退休金不足的担忧也与日俱增。其结果是国家养老体系的压力日益增大,致使其额度受限,很有可能将来无法保证人们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是由于欧债危机以来,银行利率一降再降,不仅降低了德国人的利息收益,还影响了人寿保险和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为保证自己的退休生活,“以房养老”成为德国人补充退休金的良好选择。目前在德国比较常见的是老年人将房屋部分出租给年轻人的“以房养老”方式。这种模式在柏林、汉堡、慕尼黑等大学集中的城市里尤为普遍。通过出租房屋,老年人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收益。而且这种“老少同居”的形式,还缓解了“空巢”老人的孤独感。而很多年轻人通过帮助老年人分担家务,也可适当减少房租。
对于反向抵押贷款的“以房养老”的方式,目前在德国并不像在美英等国那样流行。这种模式引入德国时间尚短,民众也尚在适应过程中。其原因,一是德国人消费习惯谨慎、保守;二是德国目前提供反向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数量较少;三是德国房价总体水平不高,投资者积极性不高。但实际上,德国“以房养老”的市场尚有潜力可挖。德国联邦公共银行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德国境内55至69岁的人群中约有100万人拥有市值超过10万欧元的住房。这部分人都是反向抵押贷款的潜在客户。
反向抵押贷款的确让老年人有机会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比如,有的德国老年人用反向抵押得到的贷款离开现有居住地到外地居住养老,包括旅游养老、度假养老、回原居住地养老等。也有的老年人选择住进设施齐全、护理精细的高端养老院。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