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的细节显示,目前洛阳市已建成64个日间照料中心。作为一种专门为60岁以上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模式,洛阳市计划用3年时间,逐步实现城市309个社区的全覆盖。
有丰富的娱乐活动,老人之间相互照应等,日间照料中心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餐饮娱乐提供者,而成了精神乐园、心理家园。有了温情脉脉、相互关心、充满爱心、人情味浓郁的社区养老环境,老人的情感归宿感增强了,幸福指数提高了,“空心养老”得到了缓解,养老质量就能得到提高。这种快乐、温馨的社区养老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有尊严的养老”已成为社会共识,成为社会养老的重要发展方向。2008年,民政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各地政府应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在区、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2010年,民政部又发布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为一些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日托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
在目前的现实下,居家养老可谓好说却不好做,除了经济支撑,还要有充裕时间、感情支持、充沛爱心等,这就导致一些地方的精神赡养和“有尊严的养老”落实不容乐观,导致“空心养老”、“空巢家庭”不断出现,以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不得不将“常回家看看”提升到了法律层面。在这种背景下,洛阳市的日间养老中心动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解决养老中的尖锐难题—精神匮乏和寂寞—提升精神赡养含量,创造更多人情味,尤其值得嘉许和鼓励。
为了让老人颐养天年,即便“有尊严的养老”在推进中还有一些困难,也要想方设法,努力尝试,积极推行,尽量让社区服务多一些人情味,尽量让养老释放出更多的家庭归宿感,积极创造条件缓解老人的精神寂寞、健康顾虑,早日在更多地方实现“有尊严的养老”。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