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南许多特色商标资源,如“天涯海角”、“海棠湾”、“国际旅游岛”等被恶意抢注的现象层出不穷,严重束缚海南特色经济发展以及本土品牌打造。为加强特色商标资源保护,近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向省政府提出《关于加强我省特色商标资源保护的司法建议》,获得了最高人民法院肯定,并作为地方经验供其他单位分享与交流。
特色商标资源被恶意抢注,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往往引发多次异地诉讼,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海南经济发展的大局。为此,海南省高院建议提高商标保护、使用、合法、前瞻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我省的商标资源;转变观念,加强特色商标的宣传和保护,有力回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提升商标的知名度和显著度,化危机为契机,促进海南商标和特色经济的发展。
为一揽子解决海南特色商标资源的保护问题,省高院还建议通过对商标进行全面整理和分类,对各类商标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构建商标保护长效机制。可由省工商局和省法制办牵头联合指导海南企业和机构进行商标注册,加强商标利用和保护意识。同时为加大商标维权力度,建议由政府选定省内或省外的一个律师事务所统一接受我省商标(或商标资源)的权利人的委托,开展商标维权活动,包括与恶意抢注商标的个人、企业进行沟通协调,直至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恶意抢注的商标无效以及提起民事诉讼。
加强商标保护需要整合社会力量,多头并进,既需要政府加强保护,提供指导,亦要唤醒企业的商标意识,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加强商标保护。因此,司法建议中还特别提到,在海南有必要指导和扶植建立商标保护的民间组织即商标保护协会,通过发展会员的形式加强商标保护指导,提高商标意识,贯彻落实政府的商标政策,同时也可以承担一部分商标法律知识的培训业务。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