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3-06-19 21:15:3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近日,由全国老龄办主办的新型养老事业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异地养老成为热议话题。看似很美的养老形式,推行起来面临不少难题。

    受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委托,扬州市发改委开展了长三角异地养老合作的课题研究,据研判,到2040年长三角老年人口约3730万人,将是目前的3倍。数据显示,到“十二五”末,上海60岁以上老人将超过400万,养老床位总量却只有12.5万张,供求巨大落差造成的“养老焦虑”已在上海显现。

    目前,即使在国内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长三角地区,医保、社保并未完全互通,江苏省内异地领取养老金也收取银行手续费。虽然各地都提出发展养老产业,实际上这并非盖几栋房子就完事,医疗、休闲等配套设施远比住宅花的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闫青春则指出,长三角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一旦在体制机制、要素资源上实现共享互通,发展异地养老产业的前景广阔,特别是高端养老产业的潜力很大。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