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3-06-17 11:15:2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毛泽东时代有一句名言:手中有粮,心头不慌。如今粮食问题确实不用“慌”了,只要手中有钱,吃饭问题不用发愁。现如今很多人愁的,是退休后的养老问题如何解决。至少,生活水准不能低于在岗工作时。

    于是不少人开始算账,也有不少热心人在媒体上帮别人筹划,得出的结论让人大吃一惊:有说需要300万-500万元才能安度余生的,有说700万-1000万也未必够的…吓坏了许多为退休生活未雨绸缪的中青年工薪一族。

    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养老金吗?也许。但是,难道那些养老金都是“死钱”,用一分少一分吗?未必。笔者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方法:5年定期滚存法。

    有人可能要说了:存款谁不会?那么低的收益率,靠存款养老,做梦去吧!其实,存款也是一种理财方式,靠存款养老不是梦,并且简便易行。虽然收益偏低,但几无风险,同时也与其他理财方式并行不悖。

    假定一位男士(我们权且叫他李先生)今年50岁,还有10年退休,担心退休后的退休金不能满足现在的生活水平,届时需要在每月退休工资的基础上增加5000元左右才能持平(部分考虑了通胀因素)。

    现在夫妇俩每月收入除去消费后能够结余8000元左右,平时也就将这些钱存在银行活期账户里,或进行股票等投资,只是这些年来股票亏多赢少。后来一件小事改变了他们的投资习惯,且退休后的资金需求问题也因此迎刃而解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在他们家附近开了支行,偶然听到的消息是这家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达到5.225%,5年下来就是26.125%!

    回到家里,李先生和夫人算了一笔账:从现在开始,每月只需存入8464元,也就是说在以前每月结余8000元的基础上再补上464元(这笔为数不多的钱完全可以从积蓄中提取),连存5年,5年后每月到期的本息和为10675.22元;届时仍坚持每月存入8464元,与每月到期的10675.22元加在一起,计19139.22元,再存5年定期,依次滚动。到退休时,每月便有一笔5年期的定期存款到期,而利息正好是19139.22×26.125%=5000.12元!更重要的是,从此无需动用本金,这笔钱每月会自动产生5000元的利息收益,作为夫妇俩维持退休前生活的一种补充。一旦某位老人故去,还可以为伴侣和儿孙们留下一笔数目不算太小的遗产。

    前面的数字只是为了计算方便,其实我们完全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数额,当月结余多则多存,少则少存(但不能不存),时间一长就习惯成自然了。

    有人担心通胀导致的货币贬值问题,实际上,这些年来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一年期存款也还是有正收益的,更何况长期存款。况且此时我们重点考虑的不是通胀水平问题,也不是利率高低的问题,而是届时我们能够领取到的利息绝对数究竟有多少的问题。

    为防止十年后每月补充5000元仍可能不足以养老的尴尬,还可以做一点小小的改进和补充:我们不可能每到发薪日或退休后取息日正好将所有资金全部花光吧?那么,将未花完的钱直接加盟到滚存大军里如何?在增加本金的同时,也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任何影响,对不?

    假如遇上利率调整,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很简单,为保证届时利息收入的绝对值不变,也应对存入资金进行相应调整。利率肯定不会是单向调整,总体而言存入资金量的变化不会太大。

    年轻人的补充养老金问题更好解决:只需每天省下一包烟钱、一瓶酒钱,甚至是每月早已预算好的准备打牌输掉的钱……并将节省下来的钱“随手存”,相信金钱的复利效应,养老自然有保障。

    当然,这里所说的只是我们养老保障中的一部分,社保、商业保险以及各种投资等也是必要的,如投保重疾险、意外险,股票或基金、艺术品、黄金、房产投资等。多重保障,多重收益,方能使我们的老年生活无忧无虑并充满乐趣。


     


    关键词:未雨绸缪养老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