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3-05-17 20:14:34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失独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非常关注的话题。《广州日报》“关注失独家庭”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昨天,广州市社工委会同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专家学者召开关爱“失独”家庭专题座谈会,凝聚社会共识和力量,支持和参与“失独”群体关爱行动。记者获悉,广州近千失独老人,将优先安排入住公办养老机构。

    与会媒体代表介绍,5月12日开始,《广州日报》推出关注失独家庭系列报道,希望社会提高对失独妈妈、失独爸爸的关注度和帮扶度。报道记录了难以言表的悲苦,也记录一些失独家长走出阴影的经验,更关注以后全社会可以作为的方向。

    市民政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失独家庭需要经济、生活、精神三方面的援助,虽然没有单独列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策中,但相关政策涵盖了这个群体,当前,民政部门会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通过特别政策措施与专门工作指向,对广州失独家庭加大扶持力度。

    该负责人说,将进一步完善失独老人的养老服务。她透露广州有近千名60岁以上失独老人,民政部门将建立失独老人专门档案,为帮扶奠定基础。民政部门现正制定入住公办养老机构评估轮候制度,将优先安排失独老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满足他们的养老需求;完善养老补贴政策,重点考虑保障困难失独老人,并为困难失独老人提供居家服务。

    “我们还将加大为失独家庭社区服务的力度。”她说,将积极培育社工机构,开展专业化服务,协助失独家庭走出阴影。

    专家:要重视多元隐蔽需求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朱健刚说,广州在相关政策制定方面是比较先进的,有一整套关爱帮扶失独群体的政策体系,但要重视如何让救助的阳光照在失独群体的身上。

    朱健刚说,失独家庭的需求是多元的,仅仅依托政府的制度保障是不够的,无法满足这类群体“多元隐蔽的需求”。不要把失独家长简单当做一个弱势群体,要相信他们能帮自己。所以要鼓励组织自助网络,同时呼吁社会组织介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枢纽型组织应该培育成立专业性组织,做专业的慈善。

    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蔡文方也认为,抱团取暖比外界资助更重要。“失独家庭不是社会的包袱,要让他们互相取暖,互相帮助。同时,需要更多社会组织来帮他们丰富日常生活,自然而然培养兴趣和爱好,培养新的圈子。”

    失独家庭隐痛需要协同解决

    “我们应该探讨,失独家长养老能不能制定特殊政策倾斜?”市总工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比如公租房建设在广州已经全面推开,对困难失独老人入住公租房是不是可以给予特殊倾斜?

    市社工委专职副主任姚森隆认为,关于失独家庭的隐痛问题,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基层社区、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热心企业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失独家庭提供多元的关爱和帮扶。
     


    关键词:养老老人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